第二百零五章 水調歌頭 (第1/2頁)
七斤七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多時候,
當人們懷疑一件事情,開始去注意它時,便會發現處處皆是破綻。
李世民現在就是這種情況,是以他心中是越來越嘀咕不斷。
李承乾在教詩詞,李泰在學,自己也就隨意寫寫。
但每次都能比李泰想到的更多、更遠,等李承乾選擇出合適的詞彙時,自己隨意寫寫的甚至比被正經教授的李泰還更早寫出來。
這是何道理?
這還算李泰作的詩嗎?
李世民分不清楚,但他知道別看紙上這些詩是最早在他手裡現世,但作者絕不是他。
作詩作詞,講究的是一個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等,而且還有許多的靈感與打磨。
可他呢?
來乾莊前心裡空蕩蕩的,啥感想也沒有,來了之後就這麼聽著聽著,兩首名篇就被他寫出來了。
那作者是青雀嗎?
李世民微微思索後,很快在心中否定了這個想法。
不可能,必不可能。
往日也許看不出什麼,但今日同樣是在李承乾的教學下,每一首詩,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青雀都比自己晚上許多。
連自己都算不上作者,青雀自然也不能算。
那麼作者究竟是誰?
李世民目光下意識朝著屋內看去,剛好聽見了李承乾開始傳授第三首詩詞。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有,把酒問青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當最後一句落下時
李泰懵了。
李世民懵了。
屋內外所有聽見此詩的人都懵了。
“大兄,這這這也是泰能作的?”李泰乾澀問道,眼中懷疑人生。
“不是你還能是誰,要有自信。”李承乾笑容和藹。
自信?
李泰恍惚許久,又道:“可這體裁?”
“體裁啊”
李承乾微微頷首,解釋道:“這首詞體裁雖然奇特,但也不是你初創,而是源於隋朝的《水調》曲,所以這首詞以‘水調歌頭’為名,也正是因為擷取大麴《水調》的首章另倚新聲而成。”
是這樣?
竟然如此嗎?
李泰點點頭,又離奇道:“大兄,為何泰不知這點?”
李承乾微微一笑,神情自若:“害,一葉障目而已。”
李泰茫然點頭,李世民嗤之以鼻。
俄頃。
待李泰稍微回過神來,李承乾開口說道:“這三首詩詞你記得在中秋詩會上拿出來,到時候也好一鳴驚人,不過這中秋過了,下一次節日就是重陽節與上元節了,屆時大兄會再教你作詩的。”
自己作的詩,自己拿出來裝逼,這肯定沒毛病。
只是,李泰不知為何,心裡總感覺不得勁。
非常不得勁。
“還有”
李承乾又接著道:“按照習俗,大兄教你作詩,你也得聽大兄安排。”
李泰傻乎乎的道:“大兄,哪裡來的習俗?”
“上次不就這樣的嗎?”
李承乾解釋了一句,因為李泰是怕他被坑,又接著開口安慰道:“你且放寬心,我是你大兄還能坑了你不成,這安排也就是學習上的問題。”
“這中秋一過,你詩王詞王的稱號肯定會更加牢固,這段時間可別忘了多在國子監裡走走,多與同窗們聚一聚,加深加深感情,以後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更重要的事?
“啊,大兄那是何事?”李泰下意識出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