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爾·薩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件事情,則總是和德雷克的名字聯絡在一起的。1960年,德雷克開始實施使用26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探索外星文明的計劃‐‐他命名為&ldo;oza計劃&rdo;,這通常被認為是最早的seti行動(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tellce,即&ldo;地外文明探索&rdo;)。當時他認為已經檢測到了外星文明的無線電訊號,但後來發現其實只是軍方進行秘密軍事試驗發出的。
在第二件事情上,薩根也不甘人後。他打算撰寫一部以seti為主題的科幻小說《接觸》(ntact),他為這部小說準備了一份寫作計劃,1980年12月5日這天,分送9家出版社進行投標,結果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以預付200萬美元稿費的出價中標。為一部尚未動筆開寫的小說竟預付如此驚人的稿費,當時實屬空前之舉,訊息傳來,在薩根的天文學家同行當中引起了&ldo;強烈的情緒&rdo;‐‐就是嫉妒。其實這是因為薩根此時已經是享有世界性聲譽的天文學家,而且轟動一時的電視系列片《宇宙》又將他推上了文化名流的地位,所以出版社才會出價如此之高。
小說《接觸》在簽約時就被預定在1984年搬上銀幕拍成電影。薩根此時已經從科學涉足文藝許久了,但在他心目中,最像樣的文藝,莫過於電影‐‐據說這與他父親當過電影院檢票員有關(想必薩根小時候沾光看了不少電影),所以他對於電影《接觸》的籌拍十分投入。但是,在好萊塢製片人眼中,seti這樣的玩意兒畢竟不是那麼吸引人的,和小說《接觸》的驚人身價不同,《接觸》的劇本到了好萊塢卻成了流浪兒‐‐從一個製片人手上轉到另一個製片人手上,轉眼十幾年就過去了。直到1997年夏天,電影《接觸》(中譯名有時稱為《超時空接觸》)才終於舉行了首映式。影片由薩根編劇、澤米吉斯(r&iddot;zeckis)導演、朱迪&iddot;福斯特(jodie foster)主演。
《接觸》中的女主角愛博士,其實就是薩根自己的化身。她從小熱愛天文學,長大後全身心投入天文學研究,研究的專案正是seti行動‐‐用20世紀60、70年代非常時髦的射電望遠鏡接收並試圖解讀外星發來的無線電訊號。和現實中的情形不同,《接觸》中的seti行動取得了重大成果‐‐她的研究小組真的接收到了外星發來的無線電訊號!而且,對這些訊號解讀的結果表明,這是完整的技術檔案,指示地球人建造一艘光速飛船(實際上是時空旅行機器,乘上它可以到達織女星)。於是美國政府花費了300億美元將飛船造成,女主角愛博士爭取到了乘坐飛船前往織女星的任務,她童年的夢想眼看就要成真……
但是,在全世界媒體眾目睽睽之下,飛船在發射的瞬間卻掉落下來,似乎它根本就沒有被發射上去。但是,在飛船裡的女主角愛博士,卻已經經過了18小時的時間,到達了織女星並且又回來了。但是,她卻無法讓官員們相信她在飛船中的經歷,她甚至將面臨欺騙政府耗費300億美元的指控。但是,人們後來發現飛船中的記錄磁帶上,恰好有18個小時的噪音,所以仍然準備向愛博士繼續提供研究經費……。影片就是在不斷的&ldo;但是&rdo;的轉折中,展開著薩根編織的故事情節。
《接觸》中所反映的seti行動,至今仍在繼續進行。雖然德雷克的&ldo;oza計劃&rdo;沒有獲得預想的結果,但他的方案引起了其他天文學家的興趣。後來有鳳凰計劃(pr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