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地下的基地 (第3/4頁)
若行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水系生態,在沒有接觸過章魚的情況下,被他弄出了一個觸手怪種族。
另外就是對農作物的性狀實驗了。
反正都是順帶手的事情,還有利於千秋萬代,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他還弄出來不少成果,南瓜樹,冬瓜樹,西瓜樹,豆角樹等。
眾所周知,四季豆豇豆南瓜冬瓜西瓜這一類的農作物,在生長成熟之後,直到老死之前,只要有足夠的營養供給,都可以不斷的開花結果。
當然,前提是你得定期採摘,把位置空出來,畢竟,一根藤的有效生長位置是有限的。
那如果把它們這種基因嫁接到其他植物上,或者把其他植物的長壽,甚至於常青樹之類的四季常青的生命力基因轉移到南瓜這些作物上。
那麼,在保證氣候和營養的前提下,那豈不是可以一年四季都有的吃?
帶著這樣的異想天開,錢國強利用分解合成這種可以直接對最微粒子進行微觀操作的能力,改造出了不少的東西。
如果把南瓜豆角這類可以一直開花結果的性狀稱為繁果。
把萬年青這類四季常青的性狀稱為常青。
那麼,這大半年來,錢國強就弄出了繁果常青南瓜樹,豆角樹,冬瓜樹,玉米樹,西瓜樹。
還有繁果常青氣根的花生樹,土豆樹,番薯樹等。
現在唯一需要用時間進行驗證的,就只有這些改造過後的植物的壽命了!
畢竟,生物基因實驗在後世也不是沒有成功的例子,但是絕大多數經過基因嫁接的動植物壽命都不長。
不過,他是直接從生物構成的最基本元素開始由微觀到整體直接製造出來的,而不是透過手術的方式進行移植嫁接,這樣的基因改造產物應該會好很多吧!
來到地下空間,錢國強照常觀看了一遍這些動植物的生長狀態之後,又往地下去,下到最底層,然後繼續往下開拓空間。
按照他的想法,他想直接挖到岩漿層去,不說直接碰到岩漿,至少也要用可以達到能夠利用地熱進行發電的程度。
同時為了以後城市修建地鐵等各種地下建築時不把他的地下基地毀掉,地下基地的四周一圈全都被他用鋼鐵一層一層的用圈箍著。
每天晚上進行一小時的地層分解,然後就是進行植物和微生物的研究,直到半夜十二點才開始睡覺。
第二天照常上班。
這大半年有了規劃之後,都是這樣。
現在除了之前那些因為異想天開而專門弄出來的東西之外,錢國強正在進行的最重要的植物研究就是稻穀和小麥。
在這片土地上,雖說都說五穀雜糧,但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作為主食的,除了米就是面。
這代表的就是稻穀和麥子。
同時,這兩種糧食作物也是全世界需求量最高的種類。
對於這兩種作物,錢國強同樣用上了一貫以來的跳脫思維。
抗暑抗寒,抗病蟲,抗倒伏等等各種抗性直接拉滿,再有就是產量,飽滿度,顆粒直徑等等各種屬性直接從各種類動植物的基因裡面全部抽出來。
這算是第一代的。
第二代,就是把稻穀和麥子從一年生改造成多年生。
至於第三代,則是把它們從草本改造成木本,並且讓他們像之前的豆角南瓜樹一樣,可以一直開花一直結果。
相較於這稻穀和麥子的改造難度,玉米大豆這些的改造難度就要少了很多。
基因在分子層面的排列重組無疑是讓其中的操作性簡單了很多。
看著基地裡的生態繁茂,錢國強心中還是有很大的成就感的。
……
楊龍從那晚回來之後,就大睡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