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樣訓練了兩個月,基本有了主力部隊的風範。每月舉行的兩次會操,我們每次都打得對手丟盔卸甲,整個西園禁軍也只有袁紹統帥的五百名&ldo;大戟士&rdo;勉強能和我們打個平手。蹇碩雖然看我們不順眼,不過畢竟都為皇帝效忠,尤其是他親自下場、被他隨手點到的兩個小卒給扁來一頓以後,青腫的臉上居然露出一絲笑意。大手一揮,立馬批下三百口環首刀、五十具鐵甲。
最近操練也來越頻繁,蹇碩的眉頭也皺的越來越厲害,據小道訊息說:皇帝的病越來越重了,但在立劉辯還是劉協這問題上始終不和大臣們妥協。大臣們現在最大的底氣是過去他們瞧不上眼的何進,而現在皇帝最想的估計也是把何進趕出洛陽。這個時候,皇帝的親信宦官十常侍們發揮了作用,他們剋扣當時正在西涼平亂的官軍糧草輜重,導致官軍大敗,叛亂的王國部趁勢包圍陳倉。於是皇帝趁勢下令何進領兵西去平叛。不過何進府中也有人才,立馬找到應變辦法,上表舉薦平定黃巾的皇甫崇、董卓部,皇帝耳根軟,磨了幾個時辰就同意了。於是任命皇甫嵩為左將軍,督率前將軍董卓,各率二萬士兵拒敵。
董卓提出迅速進赴陳倉,他說:&ldo;智者不後時,勇者不留決。速救則城全,不救則城滅,全滅之埶,在於此也。&rdo;皇甫嵩卻說:&ldo;不然。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以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我,可勝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餘。有餘者動於九天之上,不足者陷於九地之下。今陳倉雖小,城守固備,非九地之陷也。王國雖強,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埶也。夫埶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國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陳倉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煩兵動觽,而取全勝之功,將何救焉&rdo;沒有採納董卓的建議。
王國率兵圍攻陳倉,從冬到春,圍了八十多天,但由於城堅守固,最後也未能攻下,部眾疲勞不堪。只好於中平六年(189年)二月解圍撤退。皇甫嵩立即起兵追擊。董卓勸阻說:&ldo;不可。兵法,窮寇勿追,歸眾勿迫。今我追國,是迫歸眾,追窮寇也。困獸猶鬥,蜂蠆有毒,況大眾乎!&rdo;皇甫嵩說:&ldo;&ldo;不然。前吾不擊,避其銳也。今而擊之,待其衰也。所擊疲師,非歸眾也。國眾且走,莫有鬥志。以整擊亂,非窮寇也&rdo;(《後漢書≈8226;皇甫嵩列傳》)。說完,便獨自率兵追擊,而命董卓殿後。皇甫嵩連戰連捷,大破王國的部眾,斬殺一萬多人。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今冬大雪,皇帝的親信們暗中阻撓輸送西涼賑災物資。西涼人沒有吃的,不得已又在韓遂的率領下造起反來。平定叛亂的官軍中好多本來就是西涼人,根本下不了手,於是戰線來回拉鋸,這時候心領神會的蹇碩等宦官不願意大權落入何進手中,因此藉口韓遂作亂,提議請大將軍領兵西上平叛。在這個關鍵時刻,何進又一次在門客的提醒下洞悉宦官的詭計,以青徐黃巾復起為辭,奏請遣袁紹東進徐兗,待袁紹兵還,自己再西擊韓遂。
不幾天,漢靈帝病重,召集大臣們入宮議事,何進稱病拒不入內。皇帝派宮監圍住會場,刀劍出鞘,可是剛剛經歷過黨禁的大臣們骨頭很硬,沒有一個人願意上表同意立劉協為新帝。帝詔劉協入內,用手撫其背大慟,吐血兩升。下密詔:令蹇碩保護劉協,若情況適合,輔佐其登基稱帝。沒多久,昏迷不醒,三天後辭世。
王越作為劉協的劍術老師,如今儼然是他的專職保鏢,天天和劉協睡在一起,這三天之內,擊退十一次刺客攻擊。而左右羽林軍的屯將們也在輪換個不停。今天有三個忠於皇帝的屯將遇刺,明天就會有四個忠於何進的屯將遇刺,這些刺客打的都是黃巾復仇的名義,對這些從未參加過平定黃巾的屯將們大殺特殺。真正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