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狗血文的皇太后17 (第3/3頁)
葉盼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家,以後倒黴的皇族。江山是自己兒子的,以後就是孫子的,李氏還是很上心,一聽有亂子,就急著讓皇帝聽話。
她想得挺簡單,卻忘記皇帝已經不是小孩子,不是她說什麼就是什麼。她的話才出口就被皇帝堵回去,竟然說後宮不該干政,這可是戳了李氏心窩子。
一手養大的兒子竟然不聽她的話,她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兒媳婦不是她喜歡的,後宮的管理權不在自己手裡,她這個太后還當得有什麼意思,外命婦都要笑她不如仁壽宮。
她要和皇帝鬧,逼皇帝孝順,最好是多寵愛宸貴妃,爭取早日生個孫子,她也能享受天倫之樂。在皇帝眼裡卻成陰謀論,再生個有李氏血脈的皇子,是不是他們就要一步步謀劃太子的位置,甚至哪天覺得不需要他這個皇帝,直接下手害死他好讓太子繼位。
不怪皇帝多想,歷史上這樣的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哪天他家王朝就要變成李家王朝,不費一卒就能皇袍加身,這樣的好事誰能忍得住誘惑。以前他只盯著葉家,現在想想哪隻有一個葉家要警惕,李家也不是好的,還有柳家也該防著。
這些外戚都得防著,史書上寫著,他不會也不敢犯這個錯。朝廷的大事處理不好就不好,外戚要是不防範好,他怕哪天連命都沒有。
皇帝要想歪,誰也攔不住,李家只覺得不對勁,自家外甥皇帝親政後的是日子也沒有過得多好,還不如以前和太傅分權的時候,早知道他們折騰什麼勁,還不如讓皇帝當個傀儡。
在皇帝的亂搞之下,所有人都不願意主動承擔責任,六部亂成一團,下面的官員更是開始混水摸魚。各地天災人禍頻發,戶部沒錢,皇帝的私庫也沒錢,流民越來越多,多到京城郊區都出現流民的身影。
地方官員沒辦法,除了哭窮上奏之外就找不到好辦法,人人都自危,連軍隊都開始不穩。都有流民帶頭造反,皇帝還關在後宮不知情,他處理不來奏摺也學著用拖字訣,指望著拖一拖下面的官員就能把事情辦好。
這要是換平時還可能,但戶部拿不出錢的情況下,官員連自身俸祿都被拖欠的時候,哪還怕朝廷的責罵,罵就罵,也不少兩塊肉。至於罷官也不如過去威懾力大,四處都是流民和亂匪,這個官不好當,罷了大不了就歸隱。
當官的沒有幾個傻的,眼看著皇帝不是個明君,有亂世的跡象,一個個是巴不得退隱山林。四處都是流民,文官第一個成為造反派殺害的目標。與其哪天被造反份子殺死,不如帶著人手和糧食大隱於市,等哪天市道好了再出山。
不管亂世如何亂,改不改朝換代,天下總是讀書人的天下。皇帝輪流坐,讀書人只要家族讀書的苗子不斷,富貴更長久。
皇帝是個傻的,葉知秋可不是傻的,身邊早有人把天下的亂相彙報給她。她倒是可憐天下的流民,可惜天災她管不了,人禍也只能勉強控制,她只是人,不是神。
她把手裡的錢都拿出來,讓半夏全換成最差粗糧運到邊關給葉家安置流民。
葉家收到糧食欣喜若狂,根本不聽葉知秋的條件就答應下來。只是安置流民,沒有糧他們也會安置,有一筆意外之糧他們只會安置更多流民。不就是流民不能安置在國內,要放到邊關他們新搶的土地上,這也不是多大的事。
境外的土地他們看過,都是好土地,只要能開出來,種幾年就變上好的良田。有田不怕吸引不到人,發展個十幾年,他們葉家沒有朝廷的支援也不怕,哪天皇帝要他們的命,大不了到境外自立為王。
葉家一直都有野心,不當皇帝不是不想,是沒有那個能力,有機會自立為王誰不想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