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估計是他們多年的存貨,如果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再造出上萬顆,恐怕確實不太可能,也許是奴才多慮了。”
多爾袞擺擺手道:“多慮不多慮,打起來就知道,我們這麼多炮灰,就是來消耗他們火力的,且看高衡這傢伙如何應對吧。”
興華軍這邊,高衡抬起了右手,當敵軍進入四里的時候,就是興華軍炮兵的最佳射程。事實上,吳榮等人已經從千里鏡中看出了一些端倪,他們的炮兵這次好像隱藏的更深了。按照以往的套路,清軍的炮兵往往會跟在炮灰後面發動進攻,目的很簡單,就是用炮灰掩護自己進入射程,然後跟興華軍的火炮對轟,但是這一次,炮灰部隊的後面好像沒有跟著炮兵,這倒是有些奇怪。
原來,這次清軍也改變了戰法,戰爭永遠不可能一成不變。所以多爾袞也要改變戰術,淮河被封堵之後,清軍乾脆就地取材,砍伐樹木打造了大量的盾車。只不過,這些盾車沒有用在炮灰之中,而是全部應用在了火炮部隊之中。六十萬清軍,除掉被興華軍摧毀的還有丟棄的、損壞的火炮,各式火炮還有上千門,當然,這不包括北洋新軍的神武大炮。
但即便如此,上千門制式火炮也是非常恐怖的力量了。多爾袞不指望這些火炮和炮手能活著下戰場,但是不管怎麼樣,哪怕是自己被打爆了,也要想辦法幹掉一個敵軍,最好是能抵近射擊,換取跟興華軍炮兵極限一換一的機會。
所以此次,清軍也分梯次出擊,並且因為是決戰,連馱馬和部分戰馬也都可以抽調出來另做他用。多爾袞的戰術很刁鑽,想讓三十幾萬炮灰衝上去,吸引興華軍火力。炮兵在後方待命,等前面打起來了,炮兵在盾車的掩護下立刻出擊,並且火炮由戰馬和馱馬牽引,以達到提速的目的。
如此一來,清軍的戰術就變成了,當興華軍火力被炮灰全部吸引之後,清軍炮兵再透過馬力拉動,迅速出動,在短時間內展開隊形,佈置陣地,並且藉助盾車的掩護,可以大大提高火炮的生存機率。而且清軍當中也不是沒有火器高手,在曹振彥的指導下,多爾袞也開始使用超越射擊的概念,當然,曹振彥並不知道這種方法叫做超越射擊,但畢竟是這個時代的火器大師,在很多事情上,屬於一點就通。
曹振彥的策略是,清軍抓緊時間修建了幾座木製高臺,實際上就是砍了幾棵參天大樹,然後在樹頂設立一個平臺,上面可以容納一到兩名士兵。平日裡高臺平放在地上,這樣站在興華軍的視角,他們看不見,等到作戰的時候,將高臺臨時豎起,形成了望哨。然後挑選幾個北洋新軍的炮兵高手在上面進行觀測。
前方的制式火炮以盾車作為掩護,盾車就相當於是山峰,火炮躲在後面,以仰角進行拋射,炮兵不參與直瞄,而是由瞭望臺上的北洋新軍炮手來指揮。這就形成了跟興華軍在桂林一戰使用超越射擊的方法。
這個計策的刁鑽之處在於,反正多爾袞也不珍惜這些火炮和炮手,哪怕是二里的距離內,遭受興華軍猛烈的炮火覆蓋,也在所不惜,哪怕是一千門火炮連同幾百個盾車全完了,只要能換掉興華軍幾百門火炮,那也是物超所值。要知道,興華軍火炮也只有一千多門,要是被幹掉幾百門,炮兵軍的威力將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