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壞了,這益州跟我沒關係了 (第3/4頁)
不屈青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若是將益州牧讓與他,那麼我劉璋就去幽州、幷州或者幷州擔任要職,或是刺史,或是重地太守。
如此交換,日後已然可以保全全家,還能享有富貴。
在自己發怒之後,他一句話又架到了家國大義上,為的是山河不再支離破碎,百姓不會流離失所。
什麼都佔盡了。
還不能動他。
因為劉璋此刻不知法正是不是早已經在徐臻那裡有了不小的地位,還沒決心和徐臻開戰的時候,是不可能動他的。
免得激怒了徐臻,連一年期都不到,立刻就動兵。
那時候益州可就真的完了。
不管打起來誰勝誰負,好像最終都和他劉璋沒多少關係。
就說那兵力,自己坐擁二十幾萬益州兵,但是卻連張魯都鬥不過。
徐臻收了張魯的徒眾與兵馬,加上他本身的精銳,兵力將會更加強悍,根本不敢打。
除非是有那種魄力不惜全境之力,也要擊退徐軍。
不過可惜的是,劉璋並沒有。
所以只能放法正離去,還得是微笑送走。
當然,在法正走後不久,黃權也帶了劉巴來進言,與法正出奇的相似,或許是在之前知曉了法正先一步來見了主公,所以坐不住了連忙來言。
說話的方式也很有意思,幾乎是一個路數。
黃權這人忠於自己,忠於漢室,乃是秉直奉公之人,一般不會與人拉幫結夥、同流合汙,沒想到也和劉巴一起,與劉玄德廝混在了一起。
恐怕也是他人所說的,被劉備的人格所吸引,逐步的瞭解了他的志向,是以願意傾心追隨。
劉璋又聽了一個時辰,期間多次對黃權發出靈魂叩問,想要拉回他的忠心,效果是顯著的,黃權最後是話都不知怎麼去說了,只能在一旁負氣不語。
也多虧了有黃權在場,所以劉璋每當不知怎麼回答的時候,都會轉而去與他相聊。
當然,最後說到絕處,這來的人也都是揚言為的是益州的百姓不受戰亂之苦,然後就被劉璋趕走了。
這話聽過了,沒必要再聽一遍。
但他卻很是深刻的明白,如此一來,益州已經不屬於自己了,但是未來屬於誰,這個選擇權卻還在自己手中。
想明白這一點,他就不得不好好算算自己的家底到底還有多少,又該是如何來運作……
他實際上現在都已經接受現實了,要麼打,要麼加入一方。
……
漢中。
城池之內開始重新建築起城防,徐臻不惜耗費巨資,將天工閣之內的諸多匠人全都調來了漢中。
對於劉備的各種書信,他的回應也非常十分完美無缺。
都交給諸葛亮去回。
甚至很多內容連看都不看了,交由孔明讀完之後,將大概告知他一聲就行。
現在戰事的關鍵,和劉備的態度沒啥關係。
至少徐臻不怎麼在意。
倒是曹操從許都送來的書信,以及曹氏宗親,當年舊友送來的很多訊息,徐臻看得樂此不疲。
他跑了之後,郭嘉、戲志才似乎勞累加劇,且風評時常被害,特別是戲志才,被人找到了攻擊的理由,徐臻是他舉薦上來的人,他這一跑,意味深長。
不知道是反叛還是不叛,總之就是不會回來了。
用很多人的話來說就是翅膀硬了,自己單飛了,那當年舉薦的那個人,沒跑掉。
那就必須要承受輿論的壓力。
戲志才頭髮都白了一半,就算是徐臻害的。
所以,書信裡基本上都是痛心疾首、激昂之語。
對此,徐臻只回了一封招攬的書信,麾下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