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殷商軍陣 (第3/6頁)
捂中生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真了啊。】
戲志才掐著鬍子分析:大虞仍舊有絕對的偵查優勢,儘管王翦所部有擅長偵察與反偵察的人才,但質量、數量上終歸處於劣勢,所以秦軍的動向倒是可以正常監控,唯一的問題是陸軍不給力啊!
(*)
戲志才都快哭了。
縱有百般計謀,軍隊不給力那還有什麼辦法。
這就像是縱然有千種玩具但自己卻硬不起來的男人有什麼區別?
戲志才只能派遣甘寧率領騎兵,擾亂王翦軍的後勤,並派人重新佔據閬中,掩埋屍骨,整備城防,同時還提醒其他巴王做好警惕。
隨著天氣的轉暖、水量的增多,虞軍的一些戰法也多了起來。
之前,王平自己都不知道要不要打南鄭,自然沒有辦法提前跟戲志才通氣,但是現在戲志才在綜合考慮了南鄭、武都等地的情況後,他覺得王翦現在應該是的確有糧,但糧食又能夠堅持多久呢?半年?總不可能堅持到一年。
在漢中被毀壞嚴重的情況下,如今的秦國只能夠從關中不遠萬里翻山越嶺來運糧,如果再成功毀掉了蜀郡的夏糧,那麼秦軍的負擔將會更重。
這將會是一場國力之戰。
如果秦軍不惜一切代價來攻擊大虞巴蜀軍團,那麼對於大秦國力的透支將是極其致命的,甚至會影響到秦國在郢都與中原的攻勢。
戲志才思考良久,決定派霍峻親自率軍帶著軍隊、糧草和軍械支援佔據葭萌的範目,順便擴建工事,建造葭萌關,讓這裡成為抵在秦軍巴蜀部隊咽喉的一根刺。
不過如此一來,閬中的防禦就成了重中之重,因為如果王翦再佔據了閬中的話,就有可能再和蜀郡秦軍對葭萌關前後夾擊。
當然了,考慮到雨季快要到來,且虞軍極為擅長山地戰的事實,王翦會不會走這條路也很難說,但就算只是佔據閬中斷了葭萌關的後勤,也很讓人頭大。
戲志才決定將這裡的戰況和他的作戰計劃寫一份信給賈詡,讓賈詡全盤考慮一下。
戲志才的想法是,將巴蜀戰場也當做一個消耗秦國國力的戰場,主打一個拖,看看秦國會如何做出抉擇。
戲志才知道,秦國是不可能放棄巴蜀的。
但若是秦國在巴蜀和虞軍死磕,將會嚴重影響秦國的東出。
秦國的東出受到影響的話,大虞就可以安心消化得到的土地,儘快形成過硬的軍陣戰力。
說到底,這個世界的核心還是中原地區、大河沿線,不論是江南還是巴蜀,都算是蠻荒之地。
——
瀛洲。
千帆競發!
百無聊賴的法正不甘心就這麼在瀛洲待上幾十年,他不是那種沒有進取心的人,更不是那種能夠耐得住性子幾十年在海外種田的人。
所以在基本上剷除了看上去還有所威脅的大一些的瀛洲本土部落之後,兵強馬壯的法正決定北伐。
一群群屍兵、屍將、大量裝備了七七面板的殭屍以及部分瀛洲部隊、奴隸兵與僕從軍紛紛上船,跨海北伐朝鮮。
這個世界上的朝鮮半島,其實一共只有三個名義上的國家。
最北邊為箕子朝鮮,為殷商王族箕子所建。箕子,子姓,名胥餘,商王帝辛的叔父,官至太師,封於箕。周滅商後,箕子帶著殷商貴族景如松、琴應、南宮修、康侯、魯啟等前往朝鮮地建立箕氏侯國。
所以稱這個國家為箕子朝鮮其實並不合適,這個國家其實是箕國,這個國家的人也自稱箕人;朝鮮是周人給箕子的封國名,子則是周王朝的蔑稱,按照《禮記“()
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的原則,周人將這個侯國視為蠻夷的一份子,不稱侯爵,稱呼子爵,故而稱之為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