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法國人這七拼八湊還帶點俺尋思之力的武器,弗蘭茨是真不想要,想要造出真正的高射炮還是要提升材料和改良發射藥。
至於空艇的威脅,其實這個時代的空艇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強,並不會出現一架基洛夫轟平一座城市的情況。
此時的空艇無論是載彈量,還是武器破壞力都十分有限,更要命的是命中率,除非進行低空轟炸,否則很難直接命中目標。
而且在陸地上打擊對手有的是手段,所以陸軍空艇的主要作用是偵查,以及給打擊敵方士氣和戰略威懾。
海軍方面要克服的最大問題則是空艇部隊的生存問題,各種極端天氣和強風都有可能讓空艇部隊一去不回。
所以海軍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空艇能安全返回。
不過海軍中也有另一派,他們覺得空艇爆炸的威力足夠巨大,大到可以將一艘戰列艦重創。
於是乎這些人開始研究自爆空艇,以空艇的體量就算不能直接將目標艦船擊沉,也能將其重創。
雖然聽上去有些反人類,但在理論上絕對可行。至於駕駛員的問題,海軍一方面提高了空艇兵的陣亡撫卹,另一方面則是加大降落傘的研究力度。
雖說此時空艇在戰場上大放異彩,但弗蘭茨知道飛機才是未來,所以他很早就成立了滑翔機俱樂部。
其實從達芬奇開始人們就沒放棄過對近代飛機的探索之路,1809年亨利·凱麗的《空中飛行論》就已經提出了飛機空氣阻力和內燃機的最初概念。
只不過他提出的概念在當時看來太過抽象,並未引起廣泛的重視。
他設計的飛機也過於抽象,如圖:
期間甚至還有人用他的飛行器試飛過,結果由於模型太重,最終只能靠導線牽引。
同一時期還有一名叫穆爾的法軍軍官造出了一架單翼飛行器,結果在第一次試飛時就撞上一輛馬車當場死亡。
奧地利也有人做過類似的嘗試,就是前面提到過的迪根飛行器,不過這些人顯然距離正確答案還遠得很。
然而弗蘭茨手中就有正確答案,他可不覺得失敗和彎路都是必然的。
弗蘭茨雖然不清楚萊特兄弟送上天的第一架飛機是什麼樣子,但他卻清楚後世飛機的基本構造。
於是乎弗蘭茨按照他的記憶和理解畫出了飛機的草圖,可沒人會來質疑弗蘭茨,又或者將他當成瘋子。
一架由弗蘭茨親自設計的飛機很快被造了出來,結果不出意外地失敗了。
看來兩者之間代差有點大,於是乎弗蘭茨就將飛機俱樂部改成了滑翔機俱樂部。
有著弗蘭茨的正確指導,奧地利帝國的滑翔機發展速度飛快,而且由於一開始就選擇了坐式飛行,而非懸掛飛行,這就大大減小了對於飛行員的要求。
於是乎便有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其中,甚至還有女性和殘疾人。大量的飛行試驗和資料促使滑翔機迅速改革,補足了弗蘭茨不清楚的細節。
不過弗蘭茨所謂的滑翔機俱樂部相比一個進步組織或者科研機構,更像是一個俱樂部。
大多數俱樂部成員都將其當成了尋求刺激或者炫富的手段,只有很少的人在研究飛機本身。
面對這種情況,弗蘭茨只能出手提高俱樂部會員價格,另一方面給研究者提供更高的獎勵和更多的福利。
這樣確實提高了研究者的積極性,不但改進了滑翔機,還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飛行員”。
俱樂部中自然也有一些奧地利軍方的人,這些人經常觀看滑翔機表演。於是乎他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
利用空艇和滑翔機向敵軍後方或者是兵力空虛的島嶼上投送兵力,又或者是讓滑翔機飛行員去直接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