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要開恩科? (第1/4頁)
陳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65章 要開恩科?
當年院試結束後,盧象升用激將之法邀請賈環喝酒,一來是慕名結交,二來則是想借賈環這個案首來提升自己的名氣,豈料賈環一聲吆喝,應者雲集,一下子來了七八十名考生蹭吃蹭喝,差點沒把他吃破產。
本來,盧象升還以為賈環這小子不厚道,人小鬼大的,想借機整自己,當時心裡惴惴的,都準備賣馬湊錢遮羞了,結果到了結賬的時候,卻發現賈環已經偷偷把賬給結了,這才意識到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慚愧之餘,對賈環更是心存感激,所以時隔數年,此番在揚州相遇,盧象升是發自內心的欣悅。
此時,賈環和盧象升二人對席而坐,幾杯酒下肚,話匣子便開啟了,只聽盧象升問道:“賈同學這幾年都在金陵?”
賈環點頭道:“為家母結廬守制。”
盧象升不由肅然起敬,國朝以孝治天下,為去世的長輩守孝是必須的,無論是平民百姓,抑或是王公大臣,都必須遵守,否則會被指著脊樑骨罵,當官的甚至會被彈劾,以至烏紗帽不保,但是,真正能做到結廬守墳的卻沒幾個,畢竟太苦逼了,守十天半個月或許不難,但真要在簡陋的茅房裡度過三年,十之八九的人辦不到,非得有大毅力者才行。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盧同學此番來揚州定是遊學了。”賈環岔開了話題道。
盧象升神色有點不自然,自嘲般道:“也算是吧。”
賈環見狀便知對方有難言之隱,於是微笑道:“盧同學可是遇到了難處?環雖不能,但若有用得著的地方,必定在所不辭。”
盧象升聞言心中微暖,搖了搖頭,有點不好意思地道:“謝過賈同學好意,在下並無難處……咳,不怕賈同學笑話,我這次來揚州名為遊學,實則卻是幫家裡送一批貨物到此交割。”
賈環不由恍然大悟,正所謂士農工商,從商向來被視為賤業,商賈也一直處於鄙視鏈的底端,盧象升身為讀書人,卻從事商賈之事,估計是擔心自己瞧不起他,所以才彆彆扭扭的,於是笑道:“我道是什麼了不得的事呢,靠自己雙手吃飯,有什麼好笑話的,真正該笑話的是那些四肢健全,卻餓死街頭的懶漢,噢,還有那些所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榆木腦袋。
在我看來,英雄莫問出處,職業不分貴賤,勞動光榮,賺錢有理,只要不違國法,不損良心,理他那麼多甚?”
盧象升聞言不由啞然失笑道:“賈同學的想法總是如此與眾不同,不過仔細一想,也不無道理,哈哈,勞動光榮,賺錢有理,此句值得浮一大白。”
賈環欣然舉杯與盧象升對飲,後者本來就不是迂腐之人,聽了賈環這一番“高論”,似乎也放開了,於是便聊起家裡的事。
盧象升的家境一般,比上不足,比下卻有餘,其祖父盧立志是舉人出身,當過縣教諭,最高出任過知縣,而對於一名舉人來說,七品縣令就是仕途的天花板,再想往上是不太可能了。
盧象升的父親盧國林還不如他老子,考了一輩子科舉,連秀才也沒考上,年近半百碌碌無為,全靠啃老維持生活。
前幾年,盧象升的祖父盧立志去世了,當縣令攢下的那點家當幾兄弟分一分,也沒太多剩下的,而盧象升的父親盧國林又不事生產,吃了幾年谷種,漸漸便無以為繼。
盧國林本來把希望都寄託在長子盧象升的身上,可惜盧象升雖然奪得院試第五名,但接來下的鄉試卻考失手了,名落孫山,沒有拿到舉人功名。
這時,盧國林終於撐不下去了,就在去年底,帶著一家子從北直隸順德府搬回了原籍——南直隸常州宜興縣。
盧家在宜興縣還有幾畝田地,盧象升跟隨父親回到老家,一邊耕讀,一邊協助父親盧國林做點買賣營生,而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