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第2/4頁)
凌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日了。
召見禮節、見面問安等等已經過去,談話繼續著,神秘而吸引人,福臨簡直有一種忘形的明慧感。玉林通琇那穩如泰山的打坐姿態,長眉疏髯、清瘦寧靜的面龐,從容藹然的表情,細長的眼睛裡那超凡脫俗的光亮,使福臨象發熱的病人在額前突然敷上冰雪一樣,心下的躁亂頓時化盡,無比清慡。他帶了幾分敬仰說:「從古以來,治理天下都是祖祖相傳,日理萬機,不得閒暇。如今朕好學佛法,從誰而傳? 玉林通琇道:「性聰來書,稱皇上佛心天子,久修梵行,慧性敏捷,時以萬幾之暇,體究禪宗。今蒙皇上召對,果如所言。老僧觀皇上,乃金輪王轉世,夙植大善根、大智慧,天然種性,信仰佛法,不化而自善,不學而自明,故為天下之至尊。 聽一位高僧這樣揄揚自己,福臨心裡非常高興,笑道:「朕想前身的確是僧。如今每到寺院,見僧家明窗淨几,總是低迴不忍離去。」「皇上夙世為僧,未曾忘卻習氣。 玉林通琇點頭道。
福臨興味更濃:「朕再也不能與人同睡了。凡臨睡時,都命一切諸人出去,才能睡得著。若聞得一些氣息,則通夕輾轉不寐。」「此亦習氣使然。有睡訣雲:先睡心,後睡眼。」「老和尚此訣真古今未發之妙! 福臨欣然又問:「參禪悟道後,人還有喜怒哀樂麼?」「逆之則怒,順之則歡。」「大都如此,參禪還有何難? 福臨笑問道。
「也不難。不見龐公雲:難,難,千石油麻樹上攤。龐婆雲:易,易,百糙頭上祖師意。靈照雲:也不難,也不易,飢來吃飯困來睡。」「卻是靈照超過龐公、龐婆。」「正是。參禪學道,不需別處尋討,但二六時中,向穿衣吃飯處會,行住坐臥處會,於此平常心即是道,無憎愛心即是道。不需截根盤之固執,鑽骨髓之治痾,冷地里忽然覷破,始信從前都枉用了功夫! 福臨心順口服地贊道:「老和尚說的是!哦,請問,壽昌無明和尚與雲門湛然和尚俱有高名,果真悟道善知識嗎?」「二老悟不由師,而知真行卓。無明和尚有偈雲:冒雨衝風去,披星戴月歸,不知身裡苦,難慮行門虧。至於湛師,則雲流天空,事過即忘,尤稱無心道人。 福臨稱羨不已,又問,「還有個雪嶠和尚,聽說他性情真率,從不事事,末後示寂又十分超脫。老和尚可知此人?」「雪大師乃老僧的先法叔。丁亥年八月十九日微疾,次日親書一紙示眾雲:小兒曹,生死路上須逍遙,皎月冰霜曉,吃杯茶,坐脫去了。到二十六日酉時,果然索茶飲,口唱雪花飛之句,奄忽坐化。「福臨聽著,無限神往。高僧那聖潔的、超凡脫俗的事跡,神秘而富有詩意,對他這個在紅塵慾海中沉浮得傷心、厭倦的人,有著無比的吸引力。他問起的幾位老和尚,都是江南有名的大師,不但佛學精深,詩文素養也都很高。福臨情不自禁地說:「朕極喜雪嶠大師書法。先老和尚磬山與雪嶠師兄弟書法孰優? 玉林通琇淡淡笑道:「先師學力既到,天分不如;雪大師天資極高,學力稍欠。故而雪師少結構,先師乏生動,互有短長。先師常對琇講:老僧半生務作,運個生硬手腕,東塗西抹,有甚好字,不過虧我膽大罷了! 福臨笑道:「這正是先老和尚所以擅長書法的所在!揮毫時若不膽大,則心手不能相忘,到底欠於圓活。老和尚書法也極好,字畫圓勁,筆筆中鋒,不落書家時套。不知老和尚楷書曾學什麼帖來?「「通琇初學黃庭不就,繼學遺教經,後來又臨夫子廟堂碑。
一向不能專心致志,故無成字在胸,往往落筆就點畫走竄了。 福臨道:「朕也臨此二帖,怎麼到得老和尚境界。」「皇上天縱之聖,自然不學而能。但通琇輩未獲一睹皇上筆下龍蛇勢耳。 福臨立刻命侍臣就案上研墨,把筆架宣紙放在書桌上。他選了一支大筆,迅速濡毫,寫了一個 敬 字。他寫得來了興趣,起立往八仙桌上,連書數幅大字,和尚和學士都湊過來看。福臨擱筆,拿了最後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