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見春臺(八) (第3/3頁)
她與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貞寧年間的二十四局,織造,炭火,米肉,水飲,裡裡外外消耗巨大,百姓們的賦稅供養皇室宗族無可厚非,供養閹人就……”
“楊婉。”
鄧瑛忽然出聲打斷她。
楊婉抬起頭,“怎麼了?”
“不要碰這件事,這與你無關。”
楊婉擱下手上的筆,“我知道,但此事和你有關。”
她說到這裡也不繼續往下說,靜靜地看著自己的筆記。
“楊婉。”
他又喚了一聲她的名字。
“嗯?”
“你是怎麼看到這一層的。”
“你這樣說,就是你自己也想到了是不是。”
鄧瑛愕然。
楊婉的話已經快要點到要害了。
他的父親鄧頤在內閣的時候,為了討好並矇蔽貞寧帝,縱容司禮監起頭,逼著戶部在財政上大肆朝皇室宗族的開銷上傾斜,皇城營建一項本已不堪重負,皇帝還在不斷賞賜各處王府。
前年,貞寧帝胞弟成王的王妃江氏生子,成王稟奏內廷之後,貞寧帝竟一氣兒賜了江氏在南京的母家黃金千兩。要知道,當年西北邊境還在打仗,南下籌措軍費的巡鹽使不堪巨壓,差點沒把自己掛在返京覆命的船上。內廷卻絲毫不顧財政上嚴峻的形式,依然不斷地擴充宮中太監和宮女的人數,各處的宗室王府也在絲綢,棉布,糧肉上貪求不足。
而這些東西,只要歸賬到內廷,就是歸到皇帝的名下,三司六部無人敢查,司禮監的太監沒有不在其中中飽私囊的。至於這些閹人到底虧空了多少,即便後世考證,也只得一個大概,在貞寧年間更是一個外人看不見的“天數”。
這就是鄧頤掌控下的大明王朝。
危若累卵,坍塌不過頃刻之間,鄧瑛雖不在朝,卻身在皇城營建的事項之中,十多年來,看了很多也記了很多。在他年輕的時候,有些事項,他甚至落過筆頭,張展春曾偶然看過他的記錄,還為此把他叫到自己的書房內,狠狠地訓斥了一頓。
至此之後,他不斷地告誡鄧瑛,“時候未到,不要妄圖做不可能的事。”
鄧瑛也就再也沒有見過,自己少年時私記的那本帳冊。
到張展春歸老的那一年,鄧瑛親自替他收拾寢室時也沒能找到。
“鄧瑛。”
楊婉拿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鄧瑛回過神來,卻見她已經合上了那本小冊子,塌著腰趴在他面前。
“不要想那麼多。聽到沒。”
“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知道。如果你覺得沒有冒犯到你的話,我就說給你聽。”
鄧瑛笑了笑,“你不論對我說什麼,都不是冒犯。”
“真的嗎?”
“是。”
他誠懇地點了點頭。
楊婉也笑了,“你對我可真的太好了。”
她說完直起背,望著鄧瑛的眼睛,“嗯……你在想,如果內閣的三司透過琉璃廠這條線找到你,你要不要和你曾經的老師還有同門們,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