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料之中 (第2/4頁)
耕者桑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竅地謀反時,他覺得這簡直是上天的恩賜。
在田毅的認知裡,那個偏遠苦寒之地的小藩王,正是他走向人生巔峰的最佳墊腳石。
“很好。田將軍所言,深得朕心。諸位愛卿,可還有什麼補充嗎?”
昭武皇帝定下基調,先肯定田毅的戰略方針,然後再讓其他人在此基礎上進行意見補充。
太師站在離皇帝最近的位置,他自覺地第一個發言。
“田將軍不愧國之棟樑,所言軍略,考慮全面,細緻周到,可謂萬無一失。老臣只有一個小建議,可為田將軍錦上添花。前線之事,瞬息萬變,嵐州、幽州節度使雖有假節之權,但畢竟不常伴聖駕。因此,老臣認為,陛下可從身邊派遣兩名監軍御使,分別去到兩位節度使帳前,確保田將軍到達前線之前,二位節度使能準確執行陛下的諭令。”
太師說完,靜靜等著皇帝的反應。
“太師所言有理。嗯……不知太師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啟稟陛下,陣前監軍,需是陛下心腹之人。依臣之見,永安伯楚均、宗正司司丞邱明為人機警,忠貞淳厚,可擔此任。”
聽完太師的話,太保獨孤信心中一聲冷笑。
他頗為鄙夷地腹誹道,老傢伙打的算盤真夠響的,怕不是在十里地外都能聽見。
在場的眾人心裡都清楚,這次所謂的平叛,其實就是一次撈軍功的好機會,所以太師推薦的兩個監軍人選全是自己的人。
還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嗯……此二人確實是忠良之選。不過,其他愛卿有沒有別的提議?”
昭武皇帝聽完太師的建議,沒有立刻拍板,這就很微妙。
“陛下,臣也有合適人選可舉薦。”
太保獨孤信及時地站了出來,然後報了兩個自己的門生故吏給昭武皇帝。
皇帝依然未置可否。
接下來,九卿與武官們,分為了太師、太保兩個陣營,各自都有舉薦,並陳述著己方人選的優勢。
一番討論下來,皇帝仍然沒有最終表態。
然後他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語的陸銘。
“陸卿,可有建言?”
“啟稟陛下,此等軍國大事,臣不敢妄議,太師、太保等各位大人所薦之人,皆為良選,臣無異議。”
他頓了頓,突然話鋒一轉。
“不過,臣以為,此次北域平叛,是個極好的軍旅歷練機會。陛下,何不考慮派遣一位皇子,前去磨礪一番?”
陸銘的話一出,昭武皇帝眼前一亮。
“嗯……好!陸卿之言,甚合朕意。”
看見皇帝這種反應,太師與太保心中同時感慨了一句:
原來如此,在這等著呢……
臨近午時,小朝會終於結束。
最終的方案,就是在田毅的戰略佈置基礎上,增加了皇長子楚沐辰、少宰司司丞呂墨作為監軍御使,先由地方守備軍構築防線,等到入夏,再由田毅親率御林聖甲協同嵐州、幽州守備軍一同剿滅叛軍。
臨淵閣作為總領情報協助,則需要全程監視秦王藩國屬地,把一舉一動都報告給兩位節度使和監軍御使。
一眾文武官員從皇帝的御書房出來,神色、心思各異。
不過,要論誰的心裡最苦,還得屬少典司的司卿孔覺,作為掌管帝國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的負責人,他知道,國庫里根本沒有多少積蓄能支撐這場平叛戰役。
如果這場仗不能在短時間內結束,那麼好不容易降下去的賦稅,估計又要被拉高了。
他茫然地停下腳步,看著同僚們陸續從身邊走過,目光中帶著一些莫名的希冀。
但他沒有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