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客觀,但它一到你的大腦裡,一到書本里,一到教師口裡,它就變成了主觀的。為什麼?因為任何經驗都成了純粹的經驗,都失去了它生成存在的真實背景,都是被片面化了、區域性化了的東西。
在主客觀之間,客觀是主人,是本源,而主觀是僕人,是衍生。
僕人總是迎合型的。全世界的僕人沒有一個不是迎合型的人。
有迎合就是乖巧。
它知道你想快樂,於是它就製造出一系列的夢來迎合你,從而使你錯過了真實。
夢的最後一個騙局是,它不會給你帶來能量,只會替你消耗能量。因為,夢在遠方,夢有變幻,它從來就沒有根,它只是一片漂浮的白雲,你能看到雲在走,你能看到雲的全部過程,但你卻抓不著它。你更不能得到雨露的滋潤,這就是夢。
灰塵的頭腦對做夢有癮,你只要與年輕人坐下來聊一聊就會發現,在半小時之內你聽到了十多個夢,而且每個夢都被描述得繪聲繪色。現在你知道,那不是真實的,那會使你錯過現在,錯過真實的生活。
故事片段:
在禪宗藝術裡有一種非常古老的繪畫傳統。
有一個禪師,他有一個門徒在學繪畫,門徒想透過繪畫達成那個省裡的第一名的大師。
那個門徒非常執著於竹子,因此他一直畫竹子,一直想成為那個省的第一個成道者。
三年過去了,他師父來看他畫的竹子。從竹子他只看出了他的畫中充滿了慾望(夢想)。
師父對他說:除非你自己本身變成竹子,否則什麼也不會發生。
又畫了三年,他此時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他只想成為那個縣的第一個成道者。
師父又三年後來看他畫的竹子,他仍然看出了竹中的慾望。
師父對他說:除非你變成了一根竹子,否則你怎麼能夠畫出它?竹子是沒有慾望的,它只是和諧的成長,其他的什麼它都不知道,它沒想到要長成第一的竹子。
那個門徒又畫了三年,他將他的慾望降到成為師父弟子中第一個能成道的人。
三年後,他依然沒有成功。
後來,他乾脆放下了一切要成為第一的慾望,他進入了一個竹林之中。
再過三年,一點關於他的訊息都沒有,然後有訊息傳來說他已經變成了一根竹子:現在他已經不畫畫了,他跟竹子生活在一起,他跟竹子站在一起,當風吹過來的時候,竹子在跳舞,他也在跟著跳舞。
然後師父去看他,真的,那個門徒已經變成了一根竹子。
師父說:不,完全忘掉竹子和你自己,忘掉你是一個畫師。
最後三年門徒果然做到了。
他現在無論畫什麼,都變成了一個全然的智者。
他已不是畫什麼像什麼,也不是畫什麼是什麼,而是畫什麼都畫出了生命的動態體驗,及生命的成長過程。
建議8不要成為一個判斷者
一隻烏鴉在樹枝上叫,你只是一個旁觀者,你只是在看,靜靜地看。樹在、烏鴉在、天空在、你在,一切都處在自然的狀態之中。你只是一個聽者、一個看者,不作任何邏輯上的推理,在這裡不需要推理,推理是思維的特長,推理會使你離開這個看的中心、這個感知的中心。推理會使你喚醒經由外來文化教育的沾滿灰塵的頭腦。會使你回想起曾經關於烏鴉的文化,如不吉利、會死人等等一切知識片斷。推理喚醒的只是記憶,現在你不需要記憶,只需要感知,只需要成為一個旁觀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