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瓜葛&rdo;的主動權,操縱著近 東的局勢。保持均勢,保持摩擦,使東方問題一直處於緊張狀態,讓德國在 中歐順順噹噹地鞏固和擴充套件自己的利益。
德奧同盟和三皇協定的恢復
柏林會議以後,歐洲的外交格局發生新變化。此中一個主要表現就是德 俄關係驟然緊張。
俄國把在柏林會議上被迫吐出口中食歸咎於德國為了奧英的利益而出賣
了它。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抱怨說:柏林會議是一次&ldo;俾斯麥侯爵領導下的歐 洲反俄聯盟&rdo;。自 1870 年以來亞歷山大二世一直期望德國會對俄國在普法戰 爭中的態度作出酬謝,但他非但沒有得到,相反,在俄國困難之時德國卻落 井下石。這簡直是&ldo;忘恩負義&rdo;!莫斯科報刊發動了對俾斯麥的猛烈攻擊。 德駐彼得堡大使施魏尼茨 1878 年夏向柏林報告,強調沙皇對德國政策,特別 是對首相已&ldo;日益不滿&rdo;。俄國外交當局竟然要求東方問題委員會中的德國 成員,在諸如巴爾幹的郵電管理制度、邊界爭論、錫利斯特拉大橋的位置等 懸而未決的問題上,跟隨俄國一起投票,粗暴地脅迫德國同俄國一起對奧地 利持敵對的立場,並進而警告:如德國拒絕,&ldo;就必須最終承擔由此引起的 使兩國關係惡化的一切後果。&rdo;俄國還進行了大量的準備,把軍隊的平時編 制擴大到近 40 萬人,同時加強波蘭境內的許多軍事設施。這無疑是針對德奧 兩國的。
此外,經濟上的矛盾也是造成兩國關係急轉直下的重要因素。70 年代開
始的世界農業危機,加劇了搶奪糧食和原料市場的鬥爭。俾斯麥政府為維護 容克地主的利益,於 1879 年 1 月,以獸疫盛行為理由,禁止俄國牲畜進口。 繼而又對農產品徵收進口稅。這使依靠對德出口畜物和穀物的俄國地主大為 不滿,加劇了俄國國內的反德情緒。與此同時,俄國的資產階級也因德國的 工業品在俄佔有優勢而忿懣,主張實行保護關稅政策。沙皇應此要求,從 70 年代後半期起,轉而採取強硬的,而且逐年加劇的保護關稅制度。於是,俄 德關係日趨惡化。哥爾察可夫和俾斯麥放縱各自國內報刊,彼此大張撻伐。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