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已 出現斷裂,怎不令他沮喪?!5 月底,俾斯麥向德皇遞上辭呈,在被拒絕後,
6 月 5 日離開柏林前往瓦爾青閉門思過,為他的大陸政策尋找新的支撐點。
東方危機與均勢外交
1875 年夏天,巴爾幹半島的黑塞哥維那和波士尼亞爆發反土耳其蘇丹的 民族起義,很快又得到塞爾維亞和門得內哥羅的支援。繼之保加利亞也揭竿 而起。俄奧共同進行干涉,但它們同床異夢。俄國主張巴爾幹諸國&ldo;獨立&rdo; &ldo;自治&rdo;,以便其操縱;奧地利主張實行&ldo;行政改革&rdo;,以防止他人染指東 南歐。俄奧難以&ldo;協調一致&rdo;,英國則宣佈反對重新幹涉土耳其,支援奧斯 曼政府持強硬態度。列強搶奪土耳其&ldo;歐洲病夫&rdo;遺產的角逐重開戰局,這
就是 1875‐1878 年的東方危機。 在整個東方危機的過程中,俾斯麥把自己裝扮成和事佬的角色,一再聲
明:在東方問題上他不過是一個&ldo;誠實的掮客&rdo;。其實,&ldo;誠實&rdo;非矣,&ldo;掮 客&rdo;是也。他打算在近東這個交易場上為德意志帝國經營一筆買空賣空的生 意,撈回德國在&ldo;戰爭在望&rdo;危機時的損失。
俾斯麥政府在協調俄奧關係的同時,竭力慫恿沙俄在巴爾幹擴張勢力。 在俾斯麥看來,巴爾幹問題上&ldo;熊和鯨,即俄國和英國從來不會走到一塊&rdo;, 只要讓熊肆虐於奧斯曼領土,必引鯨出動,讓兩股相向的擴張洪流在兩海峽 相碰,不斷惡化近東局勢。早在 1875 年 2 月,俾斯麥就令外交官拉多維茨赴 俄向沙皇當面表示:德國在重大問題上附合俄國的意見。1876 年 5 月,柏林 作東,促成德俄奧三皇會談,透過&ldo;柏林覺書&rdo;,公開支援俄國夥同奧地利 幹預巴爾幹問題。11 月,俾斯麥再次訓示德駐俄大使施魏尼茨:在會見亞力 山大皇帝時,&ldo;可以再次宣告,在任何情況下,我們的態度與俄國在 1870 年時的態度是相似的。&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