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第2/2頁)
[美]赫爾曼·沃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似乎容許這一套廢話影響他們的判斷。
軍事上的判斷決不應該遠離時間、空間和力量這三個基本因素。軸心國是否能取得意外的勝利,關鍵在於時間。至於空間,我們有利地在堅強的歐洲內線作戰,而我們的敵人都散佈在我們的外圍;但是我們惟一有戰鬥力的盟國卻位於地球的另一面。根據冷酷的力量對比,從長遠觀點來看,情況將對我們越來越不利。然而美國人眼下是軟弱的,他們至少要在一年以後才能在戰場上發揮影響。因為他們急於要對日本進行報復,我們可以估計他們對那些處境極為困難的英國人和俄國人根據《租借法案》提供的援助會有所削減。總之,我們仍然具有時間優勢,去奪取勝利或者強制締結差強人意的和約。
全球戰場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由於北半球的工業文明世界都已經燃燒著戰火,在硝煙瀰漫中隱隱呈現出一個重大的主題:地球的表面已經都成為戰場。這就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抉擇。只是為了遏制德國,英國和蘇聯都不得不竭盡全力。但是日本、美國和第三帝國現在卻不得不決定:&ldo;向哪裡出擊?&rdo;
自從一九一八年以來,眾所周知,美國部隊一直在準備同時對德國和日本作戰。他們那臭名昭著的&ldo;長虹五號計劃&rdo;遠在阿道夫-希特勒進軍好多年以前就已經制訂出來,對這問題提供了現成的答案:東進,或者說&ldo;德國第一&rdo;,按照克勞塞維茨的原則,直搗心臟。弗蘭克林-羅斯福面對他國內反對日本的風暴,卻有意志力和理智,保持著這個正確的軍事見解。羅斯福總統偽裝出一副興高采烈的基督教博愛主義的外貌,骨子裡卻是一個狡猾和冷漠的征服者,遠遠比性情衝動的、浪漫主義的、歐洲人頭腦的元首更適宜於進行一場全球戰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