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雲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智上尤其是知識積累上都相對膚淺,天資也並無過人之處,他們信佛只是苦悶生涯中尋找一種心靈的寄託,求得一絲可憐的寬慰。有的宦官還荒唐地將自己與和尚並列,他們也許真的不清楚這兩者是完全不可以相提並論的,然而不如此他們如何能正視自己閹人的身份和中性人的人格?由此也可以看出,宦官們的內心世界是多麼的悲涼與脆弱。
宦官晚年信奉道教的也很多。同治十年,慈禧太后身邊的二總管劉多生拜北京白雲觀方丈張宗濬為師,並取法名劉誠印,道號素雲道人。他後來曾繼任白雲觀第二十代方丈,並由龍門派創出了龍門分支霍山派,成為一代宗師。由此,宦官信奉道教也有了宗派。劉多生為了擴大道教的聲勢,曾先後捐募白銀兩萬一千多兩,在白雲觀傳戒三次,受戒者達到一千一百多人,宮裡有許多宦官都受了戒。劉多生還自捐白銀三千六百多兩,購昌平縣良田十五頃,作為白雲觀的香火之資。據統計,在北京城郊共有明、清時代的宦官寺廟二十六處,劉多生一派即建有二十處,其中以地安門鼓樓後娘娘廟衚衕的鴻恩觀、北海東夾道的素雲觀和藍靛廠立馬關帝廟規模最大,香火也最盛。
宦官寄望透過信奉佛道來求得心靈安慰,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為現實的原因在於,古代的宦官大多是窮苦人家出身,是為生活所迫而走上這條斷子絕孫之路的。他們在年輕力壯時執役於宮廷,溫飽當然不成問題,然而一到年老力衰,失掉服役能力之後,都要被驅逐出宮的。這些人除了服侍人之外,並不具備自我謀生的能力,而且在通常情況下,他們也沒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因為宦官在社會上是低賤的,家族中出了一個不男不女的&ldo;老公&rdo;,是整個家族的恥辱,死後也不許入祖墳。有的宦官則是從小被人拐賣出來的,連自己家在何處也無從知曉。基於此,宦官們大多在年輕時便積蓄錢財,購房置地,或捐錢予寺觀,以備晚年有個棲身之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