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薛寶釵明悟 (第1/3頁)
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爺的病緊不緊要?”
廊外,薛家大房的大攬總張德輝,聽著窗戶裡頭太太傳出來的話,聲音裡透出了關切。
要說從金陵來京城,薛姨媽對二房還有些怨言,這幾年過去了,二房一直對大房都很照顧。
不管是每年年節的送禮,還是大房留在金陵的生意,二房都沒有可以指責的地方。
反而是大房出爾反爾,原來可是說好的,金陵的生意一個不留,北方的歸大房,南方的歸二房。
所以薛姨媽對自己的小叔子,內心一直有些不好意思。
薛蟠在廊裡陪著大攬總,聽到薛姨媽的話,看了眼攬總,認為母親到底是婦道人家,話裡交代抓不住重心。
璉二哥去了澳門,雖然是為唐清安奔走,也是為他們各家奔走。
和長安節度使,平安節度使,粵海將軍這些一鎮統領不同,唐清安是賈府舉薦出去的。
而且,唐清安又定親了賈府的小姐。
因此在外人的眼裡,唐清安和賈府並沒有什麼區別。
賈府裡的公子,不負辛勞賓士萬里,也就是這個道理了,都是自家人的事。
海貿。
賈府出面組織,薛家提供商路,甄家作為金陵的地頭蛇,擺平當地的麻煩。
《最初進化》
不光是賈璉去了澳門,薛家的大攬總也要親自回金陵,和二老爺洽談。
偏偏這個重要的時節,二老爺病了。
這門生意太大,絕對不能出丁點差漏。
有賈府,甄府背書,其實完全可以不用提攜上薛家的,是唐清安點名要薛家。
此舉各人都明白,這是唐清安對薛家從小收留的報恩。
身居高位,大權在握,卻重情重義。
不管是賈府,還是甄家,私底下都誇讚金州的唐清安,因此並沒有反對讓人來分羹。
薛蟠自從收到這個訊息後,日夜忐忑徹夜難免,生怕兩家不願讓薛家插手。
自從父親病逝後,舊有的人情一日比一日消減,如今到了寸步難行的地步。
各地的鋪子生意都維持不下去。
以往有各地人情的關照,沿路關卡,水關的稅收,都會通融一二,以此便利才能做到貨運各地。
如今不但沒有了通融,打點的成本成倍的提高,這些還不算什麼,但是商隊在各地時不時遇到阻礙,這才是難以解決的麻煩。
沒有上頭關照的商隊,在下面人的眼裡,都是大肥羊,任誰也經不起各地這些人的剋扣索糜。
“二爺的病來的急,誰也不清楚,聽說才幾日就下不了床了,如今是個什麼情景,這隔得又遠,倒是不清楚。”
聽到張德輝的話,薛蟠不耐煩。
“先不管二叔,輝叔趕緊回金陵,和唐展望聯絡上,賈府已經派了管家過去,給了名帖給他,由他代表賈府。
說不定他已經和甄家聯絡妥當,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咱們家現在什麼光景,輝叔你也清楚,一直吃老本,猶如外人所言坐吃山空。
這門生意在海外,又有海運的便利,不管是哪方面的成本都低,有唐兄弟的關照,是極靠得住的,必定不能錯過此機會。”
聽到窗外兒子的話,薛姨媽雖然不滿,也無可奈何。
正如薛蟠所言,大房在北方的生意年年衰敗,不少掌櫃夥計都辭了差事。
她為何這般心疼兒子,不就是因為兒子心急家業,雖然沒有成效,但是每日在外應酬,她如何沒看在眼裡。
“好,這事的確不能等,我明天就趕回金陵。”
張德輝為薛家做了一輩子的差事。
為薛家賺取了很多的銀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