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軍學堂畢業生 (第1/3頁)
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金州軍學堂,旅順軍學堂,速成班出身的軍學生有多少了。”
唐清安突然問道。
“九百餘人。”
“願意從軍的有多少?”
“全部報了名,而且還有金州學堂,旅順學堂的學生,也希望能從軍。”
一個營三十哨,九個營兩百七十個哨。
“成績最優秀的,全部派入遊擊哨隊,每個遊擊哨隊的哨官,配一名文書。
既然各哨都不願意裁軍,管理這麼多人,沒有文書怎麼能行。
而且命令各哨,要在自己的防區裡,組織遼民屯田生產自救,既然想要擔更多的責任,那就要做更多的事。
這麼多的事情,不是哨官以前的軍事經驗能逐一應付的。
學生們都是軍中的遺孤子弟,從小兵做起我是捨不得的,相信你們也不願意。”
聽到將軍的話,眾人都笑了起來。
誰也捨不得這些軍中遺孤子弟從小兵做起。
“可是他們雖然從學堂裡學了很多知識,卻沒有實踐過,派去軍中從隊長做起也是不行的。
既然如此,那就去前線,和哨官們互相成就吧。”
這主意好。
眾人很快達成了一致。
第一,前線各隊不裁軍,接受軍餉減半。
做出這個主意有所憑藉。
雖然軍餉減半,但是也足以養活家中人,只是要過的困苦些。
可是考慮到如今各地的百姓,每日連飯都吃不飽,掙扎在飢餓線上,又不想裁軍,且只是暫時的,那麼如何不能諒解呢。
第二,前線各隊必須遵從章程,不得不顧良莠肆意擴軍。
如膽敢不顧軍令,導致軍隊戰鬥力下滑,只顧自己的利益,那麼直接撤掉軍職。
將軍府,有氣魄也有底氣,更有威望敢這麼做。
第三,前線各隊需要承擔更大的壓力,組織遼民自救。
蠻族腹地當然不能行如此險招,但是如今遼左中部,蠻族統治空虛,除了城池,鄉野都落入了游擊隊的勢力範圍。
這是極大的優勢,至於組織遼民自救,其中仍然有很多風險,但是既然願意承擔壓力,那就不能膽怯做事。
不但要保障遼民的安危,遇到不可抗力的風險,准許堅壁清野,組織遼民退回。
第四,各哨都必須接受軍學堂的學生。
這些軍學堂的學生,都是他們犧牲同袍的遺孤,不但要盡力的扶持他們,還要培養他們。
做錯了事要糾正他們,要把自己的經驗教給他們。
不看僧面看佛面,只看在這些軍學生犧牲的父輩,他們的同袍的情面上,也該如此做。
第五,前線各隊,要在軍學生的組織下,認真讀書學習認字。
仗總有打完的那一天。
就算打不完,他們也有老的那一天,難道老死在戰場上嗎。
沒有文化,退了營,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將軍如何用他們這些大字不識的退伍老兵。
遼東總有光復的那一天。
不光遼東要光復,奴兒干司,朵顏三衛,關外舊地都要收復,並牢牢的佔領。
以後收復了這麼多地方,需要大量的人手去管理,不認識字,管理個球。
這最後一句話要不要改一改?
馮勝之,顧應時,甚至李成賢都提出了疑問。
“不改。”
軍中的大將們支援將軍不要改。
“這麼說才提氣,才能讓那些個倔驢信服。”
既然如此,眾人都統一了意見。
隨後,將軍府的策略,在眾人的安排下,有序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