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金州婦女攀比之心 (第2/3頁)
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金州將軍索要份額太大,減半吧。”
朝鮮國主李倧說道。
在他看來,給那些聽調不聽宣的軍隊軍餉,還不如拿去給鎮江使用。
養活鎮江軍,他還是朝鮮的國主。
養活那些有逆心的將領,他不一定還能是朝鮮國主。
金瑬,李貴等兩班官員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其實也很好理解。
歷史上毛文龍後期無法大量獲得朝廷的物資,登來運轉來的物資杯水車薪。
而東江鎮還能維持不潰,就是獲得了朝鮮的支援。
從戰馬,盔甲,武器,火銃,到糧,布,豆等物資,由朝鮮一力承擔。
而仍然不夠的,東江鎮軍民蜂擁朝鮮境內,朝鮮史料稱的兵遍滿西路,禍及雞犬。
又有託稱乏糧,責出郡縣,定平以南,則縱兵侵暴,掠奪牛馬,搜刮家藏,沿路一空,民皆號哭。
此事不一而足。
為什麼東江鎮如此舉動,還能在朝鮮獲得國主和兩班的支援,就是因為東江鎮才是朝鮮新政權的依靠。
東江鎮雖然在朝鮮軍紀不好,但是在毛文龍死去前的五六年間,保證了朝鮮新政權的平穩過渡,站穩了腳跟。
前任朝鮮國主李琿,不論如何也是在朝鮮當朝幾十年,從倭亂中建立勢力,成為一國之主的。
哪怕有了漢城鉅變,但是朝鮮各地心向前任朝鮮國主的臣將不計其數。
唐清安不想鎮江軍在朝鮮百姓中名聲變壞,才把諸事提前敲定,讓朝鮮主動供應。
不過此事有利有弊。
利處就是在朝鮮百姓口中,不用敗壞鎮江軍名聲。
弊端嗎。
有些朝鮮官員看不清形勢,不如歷史上毛文龍數十萬軍民入境,讓朝鮮官員直面軍威,不敢輕易得罪。
因此突然向朝鮮借糧,一則是鎮江的確缺糧,二則也是向朝鮮兩班敲得警鐘。
很快,朝鮮的回信到了鎮江,唐清安立馬回信朝鮮國主,信中用詞極其溫和有禮,對朝鮮國主的大義之舉,感恩戴德銘記於心。
同時承諾,朝鮮國主但有所需,金州鎮江軍民百萬,定然朝發夕至,聽取朝鮮國主號令。
這一封回信寫到了朝鮮國主的心眼裡,一時間對金州的將軍,極其的滿意。
而漢城的一千鎮江兵,不但精銳而且軍紀十足。
更重要的是,這支上朝軍隊,他的確能指揮的動,金州將軍沒有敷衍他。
到了五月,從金州南部旅順開始,到青泥窪,難關,金州城,大小黑山,新金……成片到鎮江。
其餘小島無法大規模屯田不計,其餘各大島上百,所有文員百姓,都開始了大忙。
舊田九十六萬畝,新田五十萬畝。
新田不但完成了年初定下的任務,還超額完成了十萬畝。
其中朝鮮各大島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樣還有鎮江和金州中間一帶。
這兩處才是大頭。
而又有朝鮮和前番太上皇送來的物資,耕牛,才緩解了兩地的糧荒,保證了百姓的口糧,沒有耽誤新修水利開墾田畝。
如今一百四十六萬畝田,三十六萬畝用來種植麻棉,豆等作物。
其中一百一十萬畝,九十萬畝用來種植蜀黍,二十萬畝用來種植番米,麥稻等作物。
九月的秋收,可供應九十餘萬人口之主糧,也極大的緩解蔬菜,棉布,牲畜草料等民生需求。
漁船這幾個月來,漁船數量增加了一百艘,合計兩百七十艘漁船,每月可獲得漁獲接近兩百四十餘萬斤海產。
加上遼左長白山脈延伸出來的各山,從山裡所獲得的山貨獵物,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