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傳教入金州 (第1/3頁)
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冷子興要離開了。
唐清安親自送別,在離開總兵府之前,唐清安問冷子興願不願意和金州做生意。
冷子興面露高興。
他本來就是商人,有唐清安的關係,當然想要借用一番。
金州目前六萬兵,這些人都是有軍餉的,幾萬個家庭,不光只需要油鹽醬醋,還需要棉布,麻布,綢布,茶葉,飾品等等。
這六萬有軍餉的兵,加上金州城裡的匠戶,漁戶,先生,官員,吏員等等,且如今金州不缺糧食,對百姓的配給也加大了。
如此這般,市場的需求就起來了。
這個四十萬人口,七八萬有俸祿的階層,合起來的大市場,放在關內也不差。
“金陵物美價廉,金州所需要的物資金陵都能採買,我回去租一艘船,掛在金州水師的旗下,從金陵採買了物資,直接出海到金州,這般可以節省極大的成本。”
商稅很低,可怕的是沿路的關卡。
只說運輸成本最低的漕河,大大小小關卡無數,過路費都能超過貨物的成本,加上賄賂等隱形開支,這才是做生意最難的地方。
想在大周做生意,沒有一定的關係網是做不成的。
生意的規模,靠的不是商業的手段,而是看其背後的跟腳有多深。
冷子興就沾了賈府的一點光,靠替賈府做事,因此和金陵的幾家有些牽扯。
所以生意做得還不錯,在金陵同行中,人們也喊他一聲冷老爺,不然也沒資格和當初被罷官的賈雨村稱兄道弟。
“以薛府的名義吧。”
唐清安沉吟一身,笑道,“我隨後寫封信,你回去金陵帶給薛府的二老爺。”
誰都名義都可以,如今唐清安的身份,夠資格讓薛家二老爺賣這份人情。
從金陵出海到金州,光節省的過路銀,就能讓冷子興大賺特賺。
剛送走了冷子興,唐清安就收到了賈璉的書信。
這書信可不容易。
託粵海將軍動用驛站,快馬加鞭到金陵應天府,應天府知府賈雨村則轉手,用驛站快馬加鞭到登州,最後出海隨船到金州。
信裡賈璉告知了他一路所聞,結交了一個傳教士,由他幫助說動了澳門的紅夷長官,給了兩條方案。
第一條就是賣紅夷人的大炮,其餘不管。
第二條就是不但賣紅夷人的大炮,並且可以派一名翻譯,幾十名紅夷炮師,為金州將軍訓練炮手,條件就是准許傳教士來金州傳教。
“王豐肅。”
唐清安收起信件,唸叨著這個名字。
這老頭可不簡單。
在原來的歷史時空裡,是利瑪竇死後,耶穌教在大明的領頭人物。
歷史上,徐光啟是大明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驅者。
徐光啟所學的西方學問,師從利瑪竇,也受其洗禮入教。
他原來還納悶,為何從未聽聞利瑪竇此人,如今聽到王豐肅的名字,才曉得外國沒有變,變化是大明成了大周,沒有了徐光啟。
當然是選擇第二條了。
葡萄牙人在澳門有修建炮廠,唐清安不光想要炮,還想要葡萄牙人幫助建炮廠,槍廠,船廠。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同,沒有西班牙人當前目中無人的傲氣,敢提出兩萬人征服大明的計劃。
所以葡萄牙人屬於可以拉攏的物件。
不過先不急,這義大利老頭肯定會親自來金州,到時候兩人見面可以細談。
原來歷史上,這老頭三十五歲起航到大明,五十多歲的時候,在南京受到保守派文人的反攻,被拷打屈辱後,趕出了南京。
一般人受到這種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