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婚事 (第1/3頁)
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歷史上戚繼光在南方打下赫赫威名,後來歸入薊鎮編練九邊之兵,效果顯著。
而明末名將孫承宗在戚繼光的編制上,又結合當時火器發展的新高度,例如獲得紅夷大炮等,創新了新的營制。
一個騎步車炮後勤結合一體,攻防一體的超級“巨獸”。
全營騎步雜各兵六千六百餘人,各色車廂五六百輛,各色大炮數百門,火器兩千杆,騎甲兩千五百副,戰馬三千多匹,騾一百多頭,駝三十頭,牛兩百五十頭云云。
端的是渾身帶刺的烏龜陣,哪怕在野外陷入絕境,失去補給,也能獨自堅守四十天。
四十天。
這是什麼概念?
可惜,唐清安學不了。
這一營每年的花銷需要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而朝廷給的金州五萬兵制,水師八千兵制,近六萬人,一年的錢餉加糧餉也才兩百萬兩。
要是學習孫承宗,養不到七千人一年就用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他怕大周朝廷直接讓他騰位置讓賢了。
就是這一年兩百萬兩銀子,唐清安都不確定,朝廷能堅持幾年。
要知道還有更大的兩個吞金巨獸遼西和北鎮。
他們三處加起來,朝廷一年要供應的物資錢餉,一年合計需要耗費高達一千萬兩銀子。
戰爭的機器,開動起來就是這麼的恐怖。
唐清安已經知道老奴出關去了蒙古。
不管老奴在蒙古獲得多少物資,也遠遠填補不了老奴的空缺。
老奴如今二十萬大軍,又是奴隸制,只靠遼左幾百萬遼民,無論如何也是供養不起的。
就算海州的物資沒有被唐清安偷襲所得,歷史上後金再奪得了北鎮後,不久就下達了赫赫有名的“絕殺令”。
明則是因為各地義民反抗,實則後金缺糧,無力供養日益壯大的大軍數量。
養一萬兵,養十萬兵,養二十萬兵。
需要的國力是呈幾何倍數的增長。
等老奴這番回瀋陽,唐清安就算不透過史料,也能推斷出,遼左遼民更大的苦難就要來了。
悻然遼左南部堅韌之民,大部已湧到了金州。
遼左南部剩下的上百萬民,或無力,或順良,或觀望等等原因,終歸是習慣被動接受,不願主動爭取。
既然如此,唐清安也只能順其自然。
他目前能控制的範圍,安全範圍已經達到了極限。
只不過,遼左的北部還有三百餘萬民,其中義民無數,所以唐清安才要大擴軍。
擴軍就是為了北上鎮江,接應遼左北部那些堅韌之民。
等遼左上百萬堅韌之民歸於治下,練出十萬精兵,再去接應那些良順之民。
最遲後年蠻族就要開始的絕殺令,再幾年後,這幾百萬良順之民很快都會變為堅韌之民。
三年接納,三年夯實,三年治軍,十年磨一劍。
十萬堅韌雄兵,數百萬堅韌之民,何人可擋?
唐清安面露微笑,終於向眾將透露了擴軍的事宜。
這一回擴兵,不會像半年前,五月的時候,透過擴張各營而擴兵,現在雖是擴兵,實則要裁撤各營。
如今他有這個威信,也有這個底氣。
金州已經和北鎮,遼西地位平齊。
新編建九正營,一騎兵營。
一營一營總,兩千總,五把總,二十五哨官,七十五隊長,二百二十五什長。
全營正兵三千人,十營合計三萬餘人。
這將是金州野戰的主力。
其餘在金州城駐軍七千兵,兩千兵分駐金州城後方的南關島八百兵,鹽場一百兵,北海頭一百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