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言不合,便開始吵,文化人的對罵,不提罷。虧得兩人是一個祖宗,才沒有涉及到對一些親屬的問候。吵得太兇,以至於打。李璐與李清君,人緣還都不錯,各糾起一堆人,拳拳到肉,打得十分痛快。
李璐與李清君屬同族,只是血緣頗遠,彼此關係稱不上緊密。然而畢竟是同族人,其他人不好插手,便放任他倆捉對廝殺,其他人各尋對手去了。
李璐與李清君滾作一團,時而你上、時而我在上,翻滾騰挪,滾得滿身塵土。一邊掐脖子扯衣裳,一邊還要罵。李清君乃是得六郎賞識的,又見六郎行事也頗為寬厚大度,心裡對這位年輕的太子頗為敬重。雖然也為六郎這點事情操心,卻不容有人說出來。明晃晃的提出來,終是有些不敬之嫌。&ldo;生不出來&rdo;這四個字,又豈止是女人受不了?
他又更氣李璐好好的一個世家公子,居然受章垣這種&ldo;小吏&rdo;指使,真是有辱身份。一面打,一面罵:&ldo;叫你多管閒事,堂堂貴胄公子,居然聽從章垣這種沽名釣譽的小人的指使,做起些婆婆媽媽的事情來了。&rdo;
李璐與李清君的想法卻不同,他還真是不是章垣指使的,章垣也指使不動他。原本章垣是串連了一個太學生叫吳洪的,都已經說好了的,不想吳洪慫了,臨場退縮。聽到風聲的人,都以為誰上書誰就是章垣指使的。
他是自己看不下去了,一個翻身,把李清君又給壓到了身下:&ldo;你懂個p!此事要早做打算!難道要讓楚攸的外孫(其實是曾外孫)來佔便宜嗎?&rdo;
二李都姓李,與首相李彥沒有十八代親以內的關係,卻與昔日雍州長史李家有著頗深的淵源。雍州李氏與冀州李氏,系出同源,昔日有一位李太尉,兩個兒子分在兩處做官,因以為家,傳下這兩枝來,至今已有數代了。李清君與李璐都是長子的後代,李長史是次子的後代,李清君這一邊,與李璐系、雍州系的聯絡都不大密切,李璐系卻與李長史那裡雖血緣不親,關係甚篤。
楚攸謀個反,李長史無辜受罪,全家流放。楚攸這裡,沒傷筋沒動骨的,既沒絕嗣,也沒株連。相反,孫女兒還是趙王妃,兒子依舊有太尉罩著‐‐怎能令人服氣?
一想到若是東宮無子,要不兄終弟及,要不八郎兒子過繼。到時候楚攸就成了未來皇后的親祖父,到時候你是追封呢?還是不追封?必須不能忽略這麼個問題,多半還得給楚英做臉。哦,他們家依舊興旺,似李長史這等忠義之士,就白白流放幾千里了?
我去年表了個表!
李璐就憤怒了!憑什麼?!
哪怕只是他的腦補,縱然只有萬分這一的可能,李璐都不想讓它實現!他奮力地捶著李清君:&ldo;你讓後世怎麼評論?你讓後世怎麼評論?忠義之士兩下為難,無辜受罪。罪魁禍首坐享人間煙火,誰還要做好人?誰還要做好人?!都把女兒送給權勢之家生孩子,不就得了?!這是引人向善的道理嗎?&rdo;
兩處書信來往,李璐常以李長史為君子,流放之後,李璐更以李長史為忠義的榜樣。自然對楚攸越看越不順眼。
李清君聽他這麼一說,好像也有道理呢。一怔之下,吃了好幾記拳頭,疼痛拉回了他的智商和武力值,再一個挺身,又翻了過來,他也捶:&ldo;呸!你不會說個清楚嗎?&rdo;
&ldo;說你個頭!&rdo;這種&ldo;如果皇帝現在就死了太子生不出兒子來類似詛咒的假設&rdo;是能說得出口的嗎?!這是危言聳聽好不好?可是……還真是有可能存在的啊!必須將可能性掐滅在搖籃裡!況且,天子無私事,太子難道就可以有了麼?天子、太子,治國固然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