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不盈利可以被原諒,不止損勸退沒商量 (第1/2頁)
章九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接下來的幾天,文健沒有再和王雲提及任何有關“6個顯示器,同步模擬交易……”的話題,只是踏踏實實地坐在板凳上,老老實實地觀戰。
王雲呢,也只是偶爾跟身旁的任蔭提一嘴讓他換一下工位,任蔭每次都是嘴上哼哼哈哈答應著,然後就是能拖一天是一天,因為他不想遠離王雲,他還有技能沒有掌握。
對於任蔭,文健還是有所瞭解的,王雲曾跟他說過,任蔭並不是金融專業科班出身,而是2002屆國立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的畢業生。
也正是如此,他對於農產品有著很深刻的理解。上大學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與期貨結緣,從此便開啟了他的農產品期貨交易的旅程。
他透過自己的努力總結了一些不是很完善的農產品期貨的交易技巧,在進入公司之前,他喜歡結合歷史資料做多一個基差強的品種(基差是表徵商品基本面供需關係的指標,基差=現貨市場價格-期貨市場價格,比如現在玉米賣2050元\/噸,玉米期貨合約的價格為2000元\/噸,此時,玉米的基差=2050-2000=50元\/噸),同時做空一個基差弱的品種進行強弱對沖策略。
他正是憑藉著這個手法,在2002年1月到3月舉辦的第十屆北部期貨交易所舉辦的模擬大賽中奪得第四名的優異成績進入滿富力公司的選拔。
雖然滿富力沒有直接收任蔭做徒弟,但是也讓王雲就日內高頻交易的思想給他講了個大概。任蔭似乎並不是日內高頻的料兒,培訓了一段時間沒有任何突破,甚至有時候交易盈利效果和穩定性還不如之前他自己搞得那一套。
滿富力也算比較包容,允許他在考核中使用任何交易手法,只要在每日回撤和總體收益率方面達標即可。
最後,任蔭在自己原來的交易手法基礎上,融合了日內高頻嚴格及時止損的紀律,雖然盈虧比和勝率沒有什麼提升,但是回撤大大縮小,最終如願透過考核入職公司。
身處日內高頻門派卻不精通所謂門派的“獨門絕技”,這一直是任蔭心中難以啟齒的一塊心病,其實人有時候應該學會接納自己,發現自身優勢,揚長避短而不是舍長補短,遇事別較真兒,別鑽牛角尖兒,就會妥妥地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但他非要死磕單品種單邊的日內高頻,搞得自己每天都很壓抑。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滿富力之所以包容了他,那是因為日內高頻實際上分為單品種單邊的日內高頻和跨品種套利的日內高頻兩個分支,只不過任蔭所能見到的本門弟子王雲、梁平、李木蘭都是單品種單邊的日內高頻,這就使他對日內高頻有了一個狹隘的定義。
如果他知曉本門派大師兄就是農產品跨品種日內高頻的傳奇人物時,估計也不會如此執著了。
只知道單品種單邊日內高頻的也不只任蔭一人,目前為止,文健所看到的也都是一次交易只能做一個品種,一次交易只能做一個方向的日內高頻手法。
在文健的認知範疇,自己想要在期貨交易實現穩定盈利,成為像王雲一樣的高手,也只能死磕單品種單方向的日內高頻。
日子一天天過去,文健和任蔭,這兩個準備死磕日內高頻的人近期似乎都沒啥進展。
文健沒有盼來他所盼望的“6個顯示器”,而任蔭還沒有突破卻面臨被迫遠離王雲的窘境。就在僵局之時,出現了一個契機。
這天上午10點15分,只見交易部一中年人唉聲嘆氣地走了出去,過了一會10點28分,他垂頭喪氣地走了進來,然後就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如行屍走肉一般離開了交易部。
不一會,王雲和任蔭被人叫走了,開盤期間,王雲和任蔭兩個操盤手同時停止交易,離開工位,文健還是第一次見,他有種不祥的預感,一定是出了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