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廟領是前朝開國皇帝賜給文氏祭司家族,也就是文繼明家族的領地。東西長七公里,南北寬約四公里,整個領地也就是二十八公里左右。
由於大夏前任皇帝以國劃郡,所以整個大夏共分八十二郡,皇帝私領四郡。外加七十八諸侯國的七十八郡。而文廟領正好處於五郡之間,分別是西邊的川上郡,西北的川中郡,東北的川下郡,東南的河東郡和西南的河西郡。
位於河東和河西之間的白沙河正好從文廟領穿過,而文家為本地人所做的最大貢獻就是,在定居領地之初就建造了白沙石橋。橫渡整整二十五米寬的河面。
文神廟建在領地靠北的一個土坡上。共有前中後三大殿,大殿周圍圍有二十間廂房,再往外是石牆,由四十八條石階從前殿前面的正門處直通而下,前殿殿外有一座還願池,供人們扔撒銅錢還願。前殿裡供著四個護法神將的雕像,中殿則是供著文神本人的神像,後殿則是平時問神之處,四周牆壁畫滿了咒符和各種文字。
文神廟石階之下就是文廟鎮。文府就是建在鎮子東邊。從文府往西是兩個町市,一個武士町,一個商人町。再往西就是市坊,裡面全是各種商鋪和酒鋪,飯店等設施。從文廟鎮往西兩裡有個自然村,是文府的農莊。從五個郡而來的五條路都直接通往文廟鎮。可見其地理位置的優越。
整個領地因為不大,只有農田七千多畝。卻養活著整個領地七百餘戶的家庭,其中光武士就有一百二十家。好在這些武士們平時只是領銀錢,要是發米的話肯定夠嗆。
文繼明家族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來自遍佈在大夏各地的商鋪,還有就是文氏各房和各家族每年的供奉。另外就是各地士大夫們的香火錢。
大夏的祭司們是所有神都信的,只不過主要侍奉的神有所不同。這一點跟古希臘有點相像。但是由於各自的神的職能不同,祭司所會的術法也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問神之術。
------------------------------------------------------
文繼明在大街上漫無目地的閒逛著,因為已經施法掩蓋了真面目,所以沒有被鎮上人發覺。鎮上的居民並不是都蓄髮,這世上沒有發受之於父母這種說法。做力氣活的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