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春偷帶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化孫峻的軍隊,二要回建業穩定朝堂。孫和都二十多歲了,早已親政,料想他諸葛恪不敢在外領軍太久。”
“那我軍是否繼續進軍?”鍾會問。
夏侯獻搖頭:“這一點孤贊同蘭石的看法現階段想要攻滅東吳仍需要多路協同作戰,決勝關鍵反而不在水軍,而是在徐、揚兩軍的渡江作戰之成敗。”
“春季已至,接下來的豐水期不利於我軍渡江,這時候想要越過東關或是強渡採石磯勢必遇到極大阻力,搞不好會前功盡棄。”
“大王所言極是。”鍾會道,“其實臣也是此意,方才臣與裴季彥討論過,目前柴桑防禦嚴備,推測至少有四萬常駐軍。”
“而且鄱陽湖周圍的南昌、鄱陽、鍾陵等地皆是吳國重鎮,吳軍可透過贛水、信水、饒水等多條水路支援。”
“此處不同於此前巴丘的形勢,我軍想要深入鄱陽,總歸是繞不開豫章郡。”
“嗯。”夏侯獻若有所思,其實現在戰前預設的目標基本完成,當下最穩妥的選擇是安撫荊州各郡後休整一年,等來前冬末春初枯水期時再擇機伐吳。
當然了,在魏國全據荊州後主動權完全在自己手裡,從荊州和雍涼多路伐蜀也是一個選擇。
之所以計劃休整一年再發動戰爭,這其中夏侯獻是有小心思的。
因為這種滅國級別的戰役一旦功成,各路統帥只要不犯致命錯誤,皆會獲得至高的功勳。
而徐揚兩路統帥雖說眼下不用擔心他們對大魏的忠誠,但畢竟不是自己的心腹,日後尾大不掉是必然的。
其實看歷史上司馬炎對伐吳之戰的部署就能看出他的帝王心術。
全軍統帥是賈充,為了讓他不要跳腳,同時賈充本身就有司馬家死黨加姻親雙重關係,用他再合適不過。
六路統帥中,鎮南將軍杜預、琅琊王司馬伷、豫州刺史王戎、安東將軍王渾、平南將軍胡奮等人不是司馬家姻親就是司馬昭故吏。
唯一一個跟司馬家沒有深度繫結的龍驤將軍王濬,還要受杜預各種節制。
這不僅是帝王心術亦是人之常情,夏侯獻也不能免俗。
故而之後的滅國之戰,在保證大局的情況下,各路軍統帥的選擇真要好好斟酌。
這並非是玩遊戲,只需考慮把能力強的統帥部署上去就行了。
到了天下即將一統之時,有些事卻不得不從長計議。
酒宴結束,夏侯獻沒有回武昌城,而是登上了西山上的吳王避暑宮。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還未到盛夏,要避嗎?
想來是要的。
有些事不得不暫緩,有些事卻不得不繼續。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