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華羅庚的這一生》 (第2/3頁)
天河戀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肋,原因在於在中科院任職的薪水當時摺合成實物不高,而回浙大當教授可以得到省內的特殊津貼,故不必費心竺可楨勸退,蘇步青權衡利弊之下自動打退堂鼓——此段“蘇步青不熱衷所長一職”一事之細節是由我所的夏希羽親自詢問蘇步青得知,蘇步青點頭認可了相關說法。”
“事隔一星期後,竺可楨在日記中又談及此事:‘中午約步青、程民德在寓中膳,並約黃宗甄與王淦昌,步青今晚回杭州。據程民德言,渠近來已升為清華教授,又謂清華對於華羅庚不甚滿意,故甚欲其專任科學院事。而許寶騄、張宗燧均力促其成。正之、子強均為所動,故數學所所長遂將華莫屬矣。華近在報上作詩,到處演講,頗為活潑雲。’”【3】
“按照竺可楨上文的說法——清華大學對本校華羅庚教授有所不滿,故非常希望他去中科院當專職所長,而北大數學系教授許寶騄、物理系教授張宗燧在一旁“力促其成”,以致中科院副院長吳有訓(字正之)、黨組書記惲子強深受影響,故數學所所長非華羅庚莫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耐人尋味的是,《竺可楨日記》原文中,他在此再次強調:‘華近在報上作詩,到處演講,頗為活躍雲。’”
“接下來,聯席會議以‘華羅庚反對曾任中國數學會會長的姜立夫當選學部委員’一事為脈絡繼續陳述,僅供讀者參考。”
“……1955年中國科學院開始評選學部委員:‘今日討論學問委員人選。餘報告去年四月發信徵求選委員後情形……各科雖均以科學上的創造性成就、對於科學作推動作用和政治水準為標準,但標準仍不免有高下。’”【4】”
“過了兩天,中科院開四學部聯席會議繼續討論此事,竺可楨擔任執行主席……”
“……‘數理組昨午開會討論,數理組原來48位委員中,主張去掉姜立夫,因為若是姜在內,則張子高亦應加入。聞華羅庚竭力反對姜之加入,動機尚是陳省身為姜之學生,而姜把數學所書籍移臺實是極大損失。’”【5】
“世變勢移,華羅庚反對原中國數學會會長姜立夫當選學部委員,在1955年是大獲全勝。竺可楨在其日記中作了相關記載,此處略。”
“……1949年之前,姜立夫曾出任中研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數學會會長。”
“陳省身是他的高足,但他對自學成才的華羅庚也相當器重,‘曾經多次致函中央研究院領導,推薦華羅庚的工作,併為華羅庚到前蘇聯訪問籌措經費’。”
“因此,在1955年,當華羅庚借政治上的原因排斥姜立夫入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不能不引起陳寅恪的反感。”
“此外,馳譽國際的美籍華裔數理邏輯學家王浩似乎對華羅庚行事風格頗為不滿。王浩後去英國牛津大學任教職,遇見紅學家吳世昌經常談及這一點。”
“1962年,吳世昌攜妻女歸國,供職於中科院文學研究所,拜訪竺可楨時聊到王浩在海外的一些狀況:‘王浩與吳世昌同住四年,所以深知其人,間常批評華羅庚,謂其在數學界(中國)包辦一切雲。’”【6】
“綜上所述,從陳寅恪、陳省身、王浩這三位不同領域名家所作的回憶及評論來看,華羅庚為人處世不免有種種特異之處。”
“以上是希羽組之外的其他人與華羅庚的互動或評價,以下則補上聯席會議的評價。”
“對上述資料所反映的情況,筆者認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從華羅庚逆境奮鬥屢有創穫與時俱進的人生歷程觀之,蓋棺論定:其人仍不失為現代中國數學界負有國際聲譽的一代豪傑。”
“實際上,聯席會議全體成員與創始所長夏希羽都對華羅庚的上述經歷表示了不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