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懟八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否則造出來的紙會有顏色?”黃承彥又問,“青色?”
“啊,或許是吧,我只是覺得,想讓竹紙白一些,那就在原料上把其餘顏色都拿掉更便捷些。”
“也是。”
“再接著,將白坯摔打成碎塊,此一步,或可水力替代。”黃月英講到這裡時,便停了一下,然後看向黃承彥,“阿父打算造何物事?”
“這個不急,阿楚你繼續。”
“將打碎的白坯捆好放入水中浸泡,此過程需四到五日。”
“嗯。”
“而後再把白坯砍成一尺有餘的竹料,洗淨後,放入備好石灰液的水池中。”
“石灰液?”
“約莫泡上三日後,將竹料放入鑊中,加滿水,日夜蒸煮五日,再立刻將竹料放入清水塘中洗淨,洗淨後,竹料需要在清水塘中泡上十至十五日,期間需要繼續清洗,並挑去腐爛的竹料。如此之後,便可把乾淨的竹料,也就是白料,捆成捆,以舂將之打成細末。”
黃承彥恍然大悟,竹子說到底,也是竹筍長成,這樣一番過後,這竹子怕是就成為渣滓了。
“依舊需要人工挑去較粗的白料,或者是無法打碎的,而後把剩下的白料放入清水中,以木耙反覆攪動,若有粗筋,仍需撈出,直至白料溶於清水中,成為紙漿,最後,則是抄提竹簾,製成溼紙,晾乾後,便為阿父所見的竹紙了,不過最後抄題的這道工序,宋叔與李伯的功夫似乎還不夠,竹紙依舊有些粗糙。”
“後續慢慢打磨即可。”黃承彥隨後笑了,很開心,自家閨女果真是厲害,“阿楚是如何想到的?”
“阿父以前與我說過蔡侯紙的製造,但後來我總覺得蔡侯紙過於粗糙了,書寫也不便,阿父每次需要以炭塊記錄,也很是不便,我就想著,如果把材料搗的再細碎些,是不是更好?可我不想用破漁網……便隨意用竹子試了一番,沒成想,竟是製成了。大抵是老天爺幫忙吧!”
“那是我家阿楚聰慧!”黃承彥笑笑,“若是如此,幾處以人力捶打的皆可換以畜力或者水力,只是……”
黃承彥隨即翻出了自己以前畫的翻車,“以往馬嵐造翻車時,我只覺得此物對民生有大利。”
“澆灌作物,是會便捷許多。”
“可如何改動呢?”黃承彥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