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tal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十七章 採訪
在世界將焦點都集中在戰火紛飛的貝魯特時,麥可-理察森終於迎來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時刻。
他‐‐麥可-理察森,這個出生於堪薩斯州的萊文沃思鄉下,父母都是農民的孩子;這個從小就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和庫爾特-肖爾克以及羅伯特-卡帕一樣站在歷史的潮頭,用自己的新聞塑造歷史的堪薩斯年輕人。今天終於站在了全世界目光的注視的地方,站在了屬於自己的舞臺之上。
耳聽著空中以色列f-16戰機破空劃過的尖嘯聲,看著不遠處爆炸升起的煙塵。麥可-理察森突然想起了那兩位偶像的經典名言:
&ldo;如果你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的不夠近。&rdo;
&ldo;記者在報導事實的同時,還應成為一支維護正義的力量。&rdo;
一時間,麥可-理察森的眼睛突然有些潤濕起來,他的心中湧動著一股激昂正義的情緒。是的!用我的鏡頭和報導,向全世界展示一個真正的貝魯特,向全世界公開一切的真相!
想到這裡,他不由的感謝這些將他帶到這裡的&ldo;恐怖分子&rdo;,啊‐‐不,是阿拉伯解放陣線的戰士。他們知道他是記者的身份後,在最後時刻竟然給了他攝像機和採訪的機會,讓他將這裡的實況報導給全世界。
&ldo;好吧!永遠揭示真相,永遠採取人道和道德立場!&rdo;麥可-理察森的頭腦中迴蕩著著名戰地記者弗雷德裡克-維利爾斯的名言,他握緊了手中的話筒。
遠處又有一枚炮彈落下,巨大的爆炸和遠方的貝魯特西區構成震撼而富有張力的背景。面對著攝像機鏡頭,麥可-理察森抬起頭,用清晰而深沉地語調說:&ldo;各位觀眾,這裡是貝魯特西區!我是麥可-理察森……&rdo;
1982年6月22日清晨,前美聯社特約記者麥可-理察森在alf組織的安排下,透過秘密渠道進入貝魯特西區採訪被扣押的人質。兩天後,在美國廣播公司晚間新聞中,有超過五千萬的美國人透過電視收看了這段錄象。
採訪是在一棟據前線只有50米的8層樓房中進行的,這裡扣押著6名美國人質,周圍不斷傳來槍聲和爆炸聲。在記者露面的第一個鏡頭中,觀眾就可以看到遠景中一枚炮彈爆炸,攝像機彷彿都跟著爆炸震動了一下。
全美國的觀眾屏住了呼吸,看著那個螢幕上目光堅定的年輕人,耳中聽到了他清晰而鎮定的聲音:&ldo;這裡是貝魯特西區!我是麥可-理察森……&rdo;
美聯社轉播室中立刻一片譁然,美聯社新聞部的副部長湯姆-弗侖斯目瞪口呆的看著這個兩周前被他剛剛裁掉的編外記者,而首席記者舒特曼則憤怒的將手中的檔案重重的摔在了桌上,就連卑賤的麥可-理察森都出現在貝魯特……&ldo;誰能告訴我‐‐這個傢伙到底是誰?&rdo;這時所有人耳邊傳來了新聞部長考克斯神經質般的怒吼聲……
麥可-理察森採訪了幾個人質,詢問了他們的姓名和生活狀況,隨後他對一名年僅20歲的賓夕法尼亞州的大男孩泰利-文森特進行了單獨採訪。
麥可-理察森:&ldo;hi‐‐我叫麥可-理察森,你可以叫我邁考!&rdo;
泰利-文森特一笑:&ldo;hi!你好!我叫泰利-文森特!&rdo;
麥可:&ldo;泰利,你是什麼時候失去自由的?&rdo;
泰利-文森特:&ldo;大概六天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