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齊地裝著一個小泥茶壺和四個比咖啡杯小一些的茶杯。再將貯茶葉的錫罐安放在茶盤的旁邊,隨口和來客談著天,但並不忘了手中所應做的事。他時時顧看爐火,等到水壺中漸發沸聲後,他就立在爐前不再離開,更加用力的煽火,還不時要揭開壺蓋望一望。那時壺底已有小泡,名為“魚眼”或“蟹沫”,這就是“初滾”。他重新蓋上壺蓋,再煽上幾扇,壺中的沸聲漸大,水面也漸起泡,這名為“二滾”。這時已有熱汽從壺口噴出來,主人也就格外注意。到將屆“三滾”,壺水已經沸透之時,他就提起水壺,將小泥壺裡外一澆,趕緊將茶葉加入泥壺,泡出茶來。這種茶如福建人所飲的“鐵觀音”,大都泡得很濃。小泥壺中只可容水四小杯,茶葉佔去其三分之一的容隙。因為茶葉加得很多,所以一泡之後即可倒出來喝了。這一道茶已將壺水用盡,於是再灌入涼水,放到爐上去煮,以供第二泡之用。嚴格的說起來,茶在第二泡時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個十二三歲的幼女,第二泡為年齡恰當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則已是少婦了。照理論上說起來,鑑賞家認第三泡的茶為不可復飲,但實際上,則享受這個“少婦”的人仍很多。

以上所說是我本鄉中一種泡茶方法的實際素描。這個藝術是中國的北方人所不曉的。在中國一般的人家中,所用的茶壺大都較大。至於一杯茶,最好的顏色是清中帶微黃,而不是英國茶那樣的深紅色。

我們所描寫的當然是指鑑賞家的飲茶,而不是像店鋪中的以茶奉客。這種雅舉不是普通人所能辦到,也不是人來人往,論碗解渴的地方所能辦到。《茶疏》的作者許次紓說得好:“賓朋雜沓,止堪交鍾觥籌;乍會泛交,僅須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調,彼此暢適,清言雄辯,脫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吸水點湯,量客多少,為役之煩簡。”而《茶解》作者所說的就是此種情景:“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戰,如聽松濤。傾瀉入杯,雲光灩瀲。此時幽趣,故難與俗人言矣。”

凡真正愛茶者,單是搖摩茶具,已經自有其樂趣。蔡襄年老時已不能飲茶,但他每天必烹茶以自娛,即其一例。又有一個文士名叫周文甫,他每天自早至晚,必在規定的時刻自烹自飲六次。他極寶愛他的茶壺,死時甚至以壺為殉。

因此,茶的享受技術包括下列各節:第一,茶味*,茶易敗壞,所以整治時,須十分清潔,須遠離酒類香類一切有強味的物事,和身帶這類氣息的人;第二,茶葉須貯藏於冷燥之處,在潮溼的季節中,備用的茶葉須貯於小錫罐中,其餘則另貯大罐,封固藏好,不取用時不可開啟,如若發黴,則須在文火上微烘,一面用扇子輕輕揮煽,以免茶葉變黃或變色;第三,烹茶的藝術一半在於擇水,山泉為上,河水次之,井水更次,水槽之水如來自堤堰,因為本屬山泉,所以很可用得;第四,客不可多,且須文雅之人,方能鑑賞杯壺之美;第五,茶的正色是清中帶微黃,過濃的紅茶即不能不另加牛奶、檸檬、薄荷或他物以調和其苦味;第六,好茶必有回味,大概在飲茶半分鐘後,當其化學成分和津液發生作用時,即能覺出;第七,茶須現泡現飲,泡在壺中稍稍過候,即會失味;第八,泡茶必須用剛沸之水;第九,一切可以混雜真味的香料,須一概摒除,至多隻可略加些桂皮或艹''代艹''代花,以合有些愛好者的口味而已;第十,茶味最上者,應如嬰孩身上一般的帶著“奶花香”。

據《茶疏》之說,最宜於飲茶的時候和環境是這樣:

飲時:

心手閒適披詠疲倦意緒棼亂聽歌拍曲

歌罷曲終杜門避事鼓琴看畫夜深共語

明窗淨几佳客小姬訪友初歸風日晴和

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荷亭避暑

小院焚香酒闌人散兒輩齋館清幽寺觀

名泉怪石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艾德堡學院

艾德堡學院

鼕鼕
遊戲 完結 3萬字
枝頭俏

枝頭俏

誰與爭瘋
遊戲 完結 135萬字
特技者遊戲

特技者遊戲

孤獨半圓
遊戲 完結 64萬字
皇上,你被休了

皇上,你被休了

閻王
遊戲 完結 17萬字
猜

精靈王
遊戲 完結 3萬字
流氓之後天

流氓之後天

曾氏六合網
遊戲 完結 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