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逍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程韻玫為馮嘉玉通發後,就是繁瑣的梳妝環節。 此時宮門外已經熱鬧非凡,宦官娶妻不是頭一遭,但娶的是天家公主金枝玉葉,還要大張旗鼓地辦婚禮確實史無前例頭一遭。 雖然這襄儒卿‘玉面閹羅’的名號流傳在外,但他並不像那些手握大權就為非作歹的奸佞一般,反倒是勤勤懇懇,這個名號更像是那些心存嫉妒的小人用來汙衊他的。 不過再怎麼嫉妒厭惡他的人都得承認一句,襄儒卿的確生好看。 身著紅色婚服騎在高頭大馬上,放眼整個新榮城甚至是天下青年才俊,就是百十個人加起來都沒有這樣的風姿。 於是大家也都紛紛覺得這二公主在這方面頗有眼光,外人不知道其中緣由,也不知道皇宮中的水深火熱,他們只覺得公主不過是圖漂亮皮囊帶來的眼下短暫的快樂。 以後啊,可有的她哭得。 外人只能看到光鮮亮麗的表面或者妄加揣測風言風語,他們無法體會真正身處在這個位置上的心酸,也無法理解馮嘉玉的快樂。 梳妝整齊後馮嘉玉來到程韻玫面前,她跪在軟墊上,程韻玫語重心長地說著對新婦的囑託。 不過襄儒卿沒有父母親人,馮嘉玉也就沒有公婆妯娌,更不用考慮養育子女的事情,很多話就不用說也不用擔心了,只要他們兩個能同心同德就足夠了。 程韻玫將蓋頭蓋在了馮嘉玉的頭上,所有準備都差不多了,緊接著就是重頭戲迎親拜堂。 馮嘉玉坐在松梧殿內等待襄儒卿迎親,眾人則去往友海閣等候最重要的拜堂儀式。 原本的拜堂儀式馮斌衡是想安排在雲周殿的,這雲周殿本是皇后的宮殿,也是皇上皇后大婚的地方,因為馮斌衡還未成婚這裡一直空置。 按舊曆皇子公主成婚都是在宮中拜堂,禮成后皇子會去往自己的王府,公主則會去往夫家,拜堂的地點是友海閣。 皇帝登基後若是已有正妻,就會在雲周殿舉行封后大典,若是還未娶妻或是要迎娶新人做皇后,也是在雲周殿舉行婚禮。 不過也曾經有並非帝后者在雲周殿拜堂的,一位是開國聖祖皇帝最寵愛的女兒十三公主馮綺安,一位是成祖皇帝的皇長子也就是馮嘉玉等人的太爺爺。 這兩人都在有皇后入主雲周殿的情況下,在雲周殿舉行了婚禮,當然人家一個盛寵,一個掌權。 不過因為有皇子公主在此拜堂的先例,馮斌衡為了讓姐姐的婚禮風光,就想把拜堂的地方定在了這裡。 沒想到他剛起了個話頭就要被群臣砸上‘禮崩樂壞’的名頭,有人說不符合禮制,有人說閹人成婚本就是千古奇聞,更遑論是在雲周殿,還望陛下三思。 馮嘉玉聽聞此事也來勸說馮斌衡,“這事確實太逾矩了,而且婚禮重要的是新人是否相愛,親朋好友是否祝福,禮儀規制嫁妝聘禮我都不在乎的。” “可,我就是想讓你風風光光地出嫁。” “出嫁時風光未必日後依舊,況且您給我的嫁妝已經比尋常多了不止一倍,公主府現在就開始修建,群臣已經已讓再讓了。” 若是再與這些大臣頂著幹,恐怕就是萬民請願陛下不可如此罔顧綱常倫理,那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馮嘉玉坐在松梧殿內心裡面緊張又有些期盼,若是尋常人家還會有催妝詩和堵門之類的趣味習俗,但是到了皇家就沒這些了總覺得少了些趣味。 此時襄儒卿的隊伍已經從皇宮側門入內,正朝著松梧殿走來,聽見有禮樂的聲音由遠及近,應該就是迎親隊伍了。 果然不出一盞茶的功夫就有侍女前來稟報,“公主殿下迎親的隊伍已經在殿外了,這是駙馬送來的起轎禮。” 雖然皇家沒有催妝詩和堵門這些習俗,但是這個起轎禮卻沒有免,送的東西不一定要多貴重但一定要寓意好。 正常來說都會送一些紅棗花生,桂圓瓜子和小金元寶,再放上一把梳子或者珠釵之類的東西,寓意婚後和和美美子孫滿堂。 但是由於襄儒卿的情況有些特殊,所以就沒有放紅棗瓜子什麼的,只是放了一些小元寶和圓潤的珍珠,另外還有一把犀角梳。 看這小小一把梳子似乎沒什麼奇特,但犀牛角不易得,尤其是成色這麼好的更不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