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他習慣於用此古法。
第二日,吳三桂將書信交給兒子特使,又將奏摺交給小六,並囑咐特使說,要公子必須等奏摺送到聖上之手後,方可付諸實際性的行動。
五、鰲拜以緩兵之計為吳三桂解困
自從下達要平西王裁軍的聖旨以來,順治帝的心裡便一直處於忐忑不安之中。因為他明白這道聖旨對吳三桂來說,意味著什麼。而如果吳三桂抗旨不遵,對他順治帝又意味著什麼。
如果不是自己已經衰弱,如果不是自己寵愛的兒子玄燁年幼,如果不是多爾袞已去世,他便不怕吳三桂抗旨不遵。
然而,這些假設都不成立,相反,吳三桂倒越來越強盛。自己若貿然與他翻臉,肯定會弄得兩敗俱傷。加上有永曆賊窺伺在外,朝廷之中亦有人在等待機會,這樣一來,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如果朝好的方面去想,即便一切都料理得非常順利,大清朝經過這一番折騰,也會元氣大傷!
但是,大清朝實在再經不起折騰了!由於這些年,朝廷用於平亂的經費開支實在過於龐大,國庫幾乎空空如也!
想到這些,順治帝的心不由往下沉。因為,他在想:如果吳三桂抗旨不遵,自己該怎麼辦?
俗話說,越是怕鬼,越遭鬼打!
這時,侍從送來了吳三桂的奏摺。順治帝一看,心裡便涼了半截。因為吳三桂果然拒絕裁軍,且理由堂而皇之。
順治帝於是更加煩躁不安起來,不停地在宮中來回地走!他的頭腦之中始終只有一個念頭:這如何是好?
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順治帝的心也慢慢地平復下來。事情已經這樣,再急也沒有用。他心中生出許多感慨來。世人都道皇帝是九五之尊,至高無上,對任何人都有生殺大權。然而,誰能知道皇帝也有自己的煩惱?皇帝的煩惱在於要保護自己的政權!如果他不想保護自己的政權的話,儘可以為所欲為。
順治帝不得不又安下心來,重新閱讀吳三桂的奏摺,想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來,好加以對付。
順治帝發現:吳三桂拒絕之理由是三患二難,道理說得冠冕堂皇,事理也剖析得深刻透徹,讓外人一見之下,無可挑剔。就是他順治帝也不得不心悅誠服!作為臣子,我吳三桂為你分憂,你還有何話可說?但是,如果仔細去琢磨,便會發現另一奧妙,即吳三桂採用避重就輕之法,只提到李定國與白文選擁兵觀望;土司反覆,唯利是趨;投誠將士,尚未革心等三患。卻未提朕心中最大之患,即永曆賊窺伺在外,吳三桂想起兵去平亂,滅李定國、白文選之賊兵,卻隻字未提起兵去討伐永曆賊。由此可見其居心叵測。
仔細想來,吳三桂不想滅永曆賊,是因為:一是以此作為與我大清相峙的砝碼;二是以此作為將來起兵的理由;三是想保住自己的忠義之名。此計果然毒辣!
想到此處,順治帝心潮滾動,血氣翻湧,頭腦一陣昏眩,差點昏倒過去。
等他清醒過來,便立即找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四人來商量。
不一會兒,四人均來到宮中。順治帝將吳三桂的奏摺遞給索尼,然後依次傳給每一個人看。看完之後,除鰲拜之外,其他人的臉色都沉鬱著。
鰲拜心中不僅不憂,反而暗喜!他早就看出順治帝的氣色一天不如一天,而吳三桂此舉無疑是將順治帝推向更可怕的深淵。如果天遂人願的話,順治帝便沒有好長時間活了。到那時,朝廷之中,再無巨人,自己便可大展身手。鰲拜一生,只怕過兩個人:一是多爾袞,一是順治帝。現在,一個已死,一個已快死,你叫他如何不躊躇滿志?
順治帝問:“朕請四人來商量此軍機大事,一是因為你們均是八旗子弟。天下雖為我一人所管,其實是我們共享!二是我實在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