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南海風雲(二) (第2/2頁)
行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1.8平方千米,東西長不到3千米,南北寬只有700米左右。
我國從明代開始就有漁民在此進行捕魚和歇腳,尤其是東沙島所在的東沙環礁有一個半封閉型的瀉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天然避風港。
現在被灣灣駐紮管理。
根據資料顯示,這裡經常受到颱風襲擊,又沒有淡水水源,上面的駐軍不足200人。
之後的路程相對平靜,第二天中午的時候,便趕到了巴林塘海峽的一處無人小島上。
根據資料,艾美莉卡的航母編隊將從這裡返回太平洋。
這個小島上面有一座山峰,目測有200多米高。
小島上零星生長著一些不知名的樹木、灌木等植物,看不到猴子等稍大些的動物,鳥類倒是不少。
他爬到半山腰,向著西北角觀望,沒有看到一物。
他找到一個視野開闊的山石凹陷處,搭建了一個簡易的容身之處。
一等便是兩天,直到傍晚時,才看到遠處出現幾個黑點。
李元開始下山,來到海邊,穿戴上全身防水服,背上氧氣管,慢慢向對方艦艇必經之處游去。
按照慣例,不久至少應該有一條大黑魚提前從這裡遊過。
深入海底300多米,李元感受到了極大壓力。他停留在此處的礁石上,等待著大黑魚。
果不其然,半個多小時,一個龐然大物闖入他的視野。
就那麼慢慢地向這邊遊了過來,身後拉出一條長長的氣泡水線。
不久,這條大黑魚從他的不遠處滑過,他眼睜睜地看著,無能為力。
沒有辦法,大黑魚在他的身下200多米處,是他無法到達的極限。
不久另一條大黑魚從遠處滑過,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無奈,他只得上升。
來到海面,便看到了一片艦船向這邊駛來。
更換好一個氧氣瓶,沉入10米以下,念力開始掃描,等待著他們的靠近。
也許是晚上的緣故,或者是要透過海峽的原因,所有的艦船速度都在30公里\/小時的範圍內。
當他看到那個龐然大物過來時,遠遠地便開始向他的航線上靠攏。
當劃過他的身體時,李元手中出現一塊大吸鐵石。
“砰”的一聲,李元頓時被吸鐵石拉扯,身子同時撞在了船底上。
他緊緊抓著吸鐵石上繫結的繩子,強大的水流,感覺馬上就要被海水沖走。
本來預想著去破壞螺旋槳,但是現在他認清了現實。
只是在船底,他就受到如此大的衝擊力,如果到了船尾螺旋槳處,估計什麼不用做,就會被捲到螺旋槳裡。
看看光滑的窗體,他感覺無法穩妥固定,只能想辦法雕刻一個凹槽。
適應一會,他的右手中多出一把大號刻刀。
內息灌注入刻刀中,開始為船體雕刻。
不愧是hSLA-65高強度低合金鋼,即使有內息加註,每次也只能削掉0.2、0.3mm的厚度。
很快,一個深100mm,大小類似揹包的長方形凹槽出現在船體。
之所以這麼深,是因為他知道這艘航母的水線下鋼板足有200多mm厚。
他把深水高爆炸藥固定在凹槽裡,在邊緣又增加了兩塊磁鐵,用粗繩子綁好。
確認可以忍受水流衝擊後,他拉響特製的密封防水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