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不能說 (第1/2頁)
華哥來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楊兄弟,我很好奇,你是怎麼看出來,這幅畫的價值?”
鑑定鑑定,既要鑑,也要定。
鑑定華國傳統書畫,方法主要有三種:望氣法、比較法、考據法。
望氣法是根據作品的精神特徵來判定。
要求鑑定者對書畫藝術有很深的造詣,熟悉各個朝代以及書畫家們的時代氣息、地域流派和個人風格,能夠從書畫作品的著墨、落筆等細節特徵辨別出書畫家的個人特點,這也是很難達到的一種辨偽境界。
這種方法透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對“氣”產生正確的把握,全憑感覺,很難講出具體的道理。
比較法是根據作者的筆墨特點進行比較。
同一作者作品的筆墨氣質應當相同,透過大量比較某一時期或某一位書畫家的作品特點,總結出一些普遍規律,從而建立辨別真偽的基本概念。
考據法是透過對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根據書畫家的字號、籍貫、生卒時間、帝王的年號、干支紀年、避諱、著錄和遞藏資訊等方面的知識,為書畫鑑定提供依據。
同時還可以對書畫作品中所描繪的具有時代特點的建築、傢俱、器物、服飾等進行考證,作為鑑定的輔助參考。
這三種方法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鑑定體系。
但據林老觀察,楊辰沒有使用以上任何一種方法。
這絕不是天賦和運氣能解釋的。
所以才有此一問。
楊辰笑了笑。
不能說。
也沒法說。
怎麼說?
說自己有個字幕系統?
還是腆著個厚臉皮說自己有火眼金睛?
沒法說嘛。
不能說,那就乾脆笑而不語。
楊辰不說,林老也沒有追問。
這種事,嚴格來說,也屬於人家吃飯的本事,憑什麼告訴外人?
可以理解。
其他人本來豎起耳朵傾聽,見楊辰笑而不語,只能失望的收回目光。
“這幅畫我準備出手,不知哪位有興趣?”
楊辰開始為這幅畫尋找買家了。
“當然了,為了保險起見,各位可以邀請相關專家,再多鑑定幾次,我這邊絕對全力配合。”
系統給出的市場價是2700萬。
實際價值是3000萬左右。
無它。
因為這是張大千仿《青卞隱居圖》真跡的夾宣第一層。
自然比拍賣的第二層要貴。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看向林老。
林老是楚南省泰斗權威,又是書畫錢幣玉器方面的鑑定大師,如果他先開口,表示了購買意願,大家就都不會爭了。
林老自然知道他們的意思。
“這幅畫的價值大概在3000萬左右,我這把老骨頭可買不起!”
說到這裡,林老頓了頓:“不過我有一個朋友,曾經花了2700萬,在港島拍下了張大千那幅的仿王蒙《青卞隱居圖》。”
“沒錯,就是10年港島佳士得秋拍會上那幅。”
“我想他應該對你手上這幅同款真跡,會十分感興趣。”
“他就在星沙,我可以幫你聯絡一下......”
價值幾千萬的東西,要有一定實力才能吃得下。
張文予的古玩店嚴格來說算小打小鬧,憑他的實力,他肯定吃不下,也得多方尋找買家。
郭學仁和黃榮林雖然有這個實力,但讓他們一下子拿那麼多錢,肯定不現實。
林老雖然是泰斗權威,但真金白銀不見得有多少,都花在收藏品上了。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