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不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解決了洛陽的七貴的問題,面對李唐的強勢崛起,楊英很多事情也不能在拖沓了,必須要提上日程了。 國家安定首當其衝的就是律法,《開皇律》雖然在《北齊律》的基礎做了一定的變動,但在立法的目的上並未做出大的變化,依然是以保護貴族官僚的特權為基礎去規範民眾的行為。 為了保護貴族官僚地主的特權,調整好統治階級內部的關係。《開皇律》明確規定了八議制度,使封建統治階級在法律上享有“例減”、“聽贖”和“官當”的優待辦法。 所謂“例減”,即屬於八議者,七品官以上犯罪皆例減一等。所謂“聽贖”,即九品官以上犯罪可用贖刑,每種刑罰還規定了贖金的數額。所謂“官當”,就是用官品來折抵徒刑。 “犯私罪以官當徒者,五品以上,一官當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當徒一年;以官當流者,三等流刑均比照徒三年計算。若犯公罪者,徒者各加一年當,流者各加一等”。 這樣的律法不僅有失公平的原則,更是滋長貴族和官僚的氣焰,以致於一些貴族、官員無視律法的存在,甚至肆意踐踏律法的存在,當然人治有任何一個統治階級都無法擺脫的弊端。 楊英想要嘗試著改變這一切,於是決定在今天的朝會上提出這個問題。 大業十五年四月初五日,乾陽宮正殿, 大殿中各部官員依照品秩各自站好,姍姍來遲的楊英在陳內侍的一聲唱和中,丟擲了自己的第一問題。 重修《開皇律》! 不料卻引來百官的集體反對,楊英知道他們不是反對重修《開皇律》,而是反對楊英提出免除貴族和官員的特權。楊英既然已經用強力的手段推行新稅法,當然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讓步。 在陳內侍的一聲“肅靜”之後,百官安靜下來,楊英開口說道:“朕知道你們不是反對修訂隋律,而是不想因此失去你們作為和貴族的官員的特權。” 國子監祭酒孔穎達走到大殿中央,行禮說道:“陛下大謬也!古語有云: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非我等官員不願捨棄特權,實則是古已有之。陛下妄圖改變祖宗成例,士農工商,士為一等,皆因為陛下牧守天下,教化萬民,受天下人敬仰,若是皆平等,那我等讀書人豈不是和那些庶民百姓、商賈之徒淪為一談,實在不恥,只怕這天下讀書之人寒心啊!” 龍椅上的楊英看著孔穎達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心中怒火中燒,當即站起來冷冷地說道:“孔夫子,朕尊你一聲孔夫子。朕不知道你那來的自信,竟敢看不起天下萬民。朕問你,讀書人口口聲聲以天下為己任,然而一朝為官卻視天下百姓如無物,這是為何?” “這....”孔穎達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 楊英也不等孔穎達回答,繼續說道:“士農工商計程車,並不是你口中的讀書人,而是千千萬萬為了國家出生入死的百姓,大業九年以來,國家戰亂,那一次叛亂沒有你口中的讀書人的影子,盜民四起,那一處沒有你口中的讀書人存在?你口中的讀書人拿著國家的俸祿,享受著國家的特權,反過來還要盤剝百姓,顛覆國家,你們憑什麼享受國家的特權?。 楊英的一連串詰問,問得孔穎達啞口無言,楊英並不打算放過孔穎達, 繼續說道:“當初孔聖先師,仗劍天涯,周遊列國,文能治國安邦,武能平定天下,上千年傳承下來,到了你孔穎達除了守著先祖留下的隻言片語奉為經典,你還能做什麼,口口聲聲教化萬民,你又教化了幾個庶民百姓,又有多少百姓受到你孔家的教化。 歷代帝王給你家一個世襲的“衍聖公”爵位,那是看著你先祖的功績,又和你孔穎達有何關係。身為國子監祭酒的你,不思如何教化萬民,成天就琢磨著如何享受天下人的敬仰,青史留名,如此的讀書人要來何用!!!!!” 聽著楊英數落,孔穎達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由紅到紫,最後孔穎達覺得口中一甜,一口鮮血噴湧而出,眼前一黑,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楊英沒想到這個孔穎達的氣性那麼大,自己心裡還有好多話都還沒說出來,就倒地不起了。趕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