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淇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意亂,乾脆,去幼兒園把兒子接出來,準備回到孃家。
在出門前,她給兒子弄了吃的,又給爺爺奶奶做了午飯。這才帶上兒子往孃家而來。
誰知回到孃家,屋前屋後,沒有人影,大白天裡,都是各忙各的。哥哥嫂子又不在家。這樣許婷婷才來大伯家的老房子。
再說大媽把婷婷母子迎進屋,已經是做晚飯的時候,大媽讓婷婷先坐一會,她去地裡現摘一些小菜回來,也好多做幾個菜。
婷婷在大伯家順便看著小侄子。大伯家小兒子孩子,比婷婷的兒子要小,所以沒上幼兒園,大媽專程在家帶這個孫子。
一會兒大媽回來了,婷婷與大媽一起,開始摘菜準備做晚飯。
孃兒倆這才有機會開始閒聊起來。大媽問婷婷:“看你兒子,長得虎頭虎腦的,都幾歲了?”
婷婷隨口回答:“五歲了。”
大媽也是隨意聊著:“嗯,過兩年就該上學了,你們那邊的學校還可以吧。”
婷婷讓兒子自個兒與小侄子在一起玩,孩子跟孩子很容易在一起。不用大人操心。
婷婷看了看兒子,回答說:“我們這邊的小學還可以的。老師大多數都是正規老師,民辦老師只有幾個人。”婷婷還是很認真地在回答。
大媽說到大孫子孫女,有點兒小著急地說:“你看,我們前面的大孫子孫女,兩個孩子都上學了。聽你大嫂子說兩孩子總不寫作業。頭疼得很。”
婷婷想起自己小時候也不怎麼愛寫作業,就笑著說:“小時候都這樣,長大了才知道讀書應該好好讀的。我就覺得我的書讀得太少了,哪一日出門打工,那學的字都不夠用的。”
大媽著急地說:“現在有條件讀書不好好讀。我們那時候,哪裡有這好條件,現在大字不識一個。”
婷婷安慰道:“大媽做事能幹,那個年代都一樣,沒什麼。我們現在就不同了,我跟同年齡的人比,知識就比別人少得多了。還不是在心裡著急。”
大媽又問婷婷:“你兒子他爸,對你還好吧?你這回來得少,也不知道你在婆家過得怎麼樣?”
大媽這一問,許婷婷鼻子都酸酸的,沒孃的婷婷,被大媽無心的一句問話,心裡都是波濤洶湧,久違了的親人關懷,那種被人關懷的溫暖,是多麼的難得而又金貴,婷婷強忍自己的激動,為了不讓眼淚掉下來被大媽看見,反而強作歡笑地說:“兒子他爸人還好,就是家裡底子太薄了。他過得也很辛苦的,不過,年輕本來就應該這樣。要不然等老了再去拼不成。”婷婷一口氣說一大串,就想分散自己內心激動,
大媽表示贊同:“是啊,年輕不拼,等老了,拼的機會都沒有。”說完,站起身,準備去廚房開始做飯了。
許婷婷繼續在堂屋,收拾菜渣,主動打掃剛才摘菜的殘渣泥土。
忙完了。再去與堂屋的兩孩子互動了一會,大媽家的這個孫子小,跟著婷婷的兒子玩得很開心,不吵不鬧,很是融洽。
許婷婷放心的去廚房,陪著大媽,她自己主動到灶前把弄柴火,負責給灶裡添柴。
大媽專心致志在鍋臺上忙活,比自己一個人做飯時,鍋裡撈兩下,灶裡再添把火要好多了。
孃兒倆繼續聊著家常。
許婷婷才發現,大媽對她自己這個做侄女很好,沒有把她當外人。
許婷婷曾經在大伯大媽家住過,腦海裡只記得自己跟姐姐鬧矛盾的點點滴滴,似乎沒跟大伯大媽有過多少交集。
也是,她在大伯大媽家的時候,大伯大媽整天到晚忙著家裡家外,怎麼會跟孩子們打成一片呢。
所以,許婷婷在大伯大媽家裡的時候,跟姐姐相處的機會最多,所以,跟姐姐矛盾重重。
現在想起來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