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既然取得了星艦方面的領先地位,就絕不能落下,否則一定會對國內已經爆發的愛國情緒,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所以即便是半成品,華夏方面也只能硬著頭皮製造。
反正大家都一樣,合眾國也不能未卜先知,在星艦方面的研究也是剛剛啟動,大家都處於一個起跑線上。
華夏提前宣佈製造完成,已經落後一籌的合眾國必定只能選擇跟上。
這也是一種競爭策略。
無論如何,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不出意外,『漢-2』級星艦不會建造太多。
至多二十艘,就會停止建造,轉而將資源集中投入到新星艦的建造中去。
所以短時間內,熒東星際艦隊的戰鬥人員應會在擴編至兩千人止步。
但後勤人員,乃至預備艦員,卻一定不會停止擴編。
畢竟總不能等新星艦研發成功,再培養戰鬥艦員,那可就什麼都晚了。
事實上自從兩年之前,怪物天降襲擊五大國,各國政府就從未停止競爭。
即便現已經在沒有什麼星際敵人。
即便國際局勢如今已經向全球化不可逆轉的發展。
但是幾千年來的內鬥,近百年緊張的國際局勢,依舊讓各個國家不敢安逸下來。
誰都清楚,一旦哪個國家在星艦技術上落後,甚至不得不依賴其他國家的星艦,才能在地球與熒月星之間穿梭往來。
那麼這個國家,無論之前有多輝煌,都必定將迅速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他國的附庸。
所以當五大國不惜代價建造星際艦隊的時候。
世界上的二流國家,也都在不惜代價的攻克這項技術。
其中,以南亞和日本為其中佼佼者。
南亞是人口大國,科技雖然稱不上世界一流,但在軟體開發始終佔據領先優勢,尤其加上一直保持著完整主權,可以說是世界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然而星艦技術,其難度已經完全超出任何一項高精尖技術。
這不僅是要有無數科研人員共同完成,更考驗一個國家的底蘊,以及一個國家調配全國資源的能力。
只有調動全國資源,不惜代價攻克這項技術,才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收益,從而形成良性迴圈。
很顯然,作為地方林立,種姓制度割裂社會以及沒有全國通用語言的南亞大國,根本不可能像華夏一樣,對全國資源如臂指使。
哪怕星艦技術早在兩年前就與五大國一同立項,然而時至今日,也僅僅是開發出一艘模仿『漢』級星艦的樣品。
且由於耗費全國巨大資源導致收穫寥寥,現任南亞政府一度倒臺,上臺的反對派到最後更是直接廢除了這項計劃。
南亞的星艦也就此無疾而終。
南亞大國都是如此,其他二流國家,則更為悽慘。
不是受限於科技與經濟,便是受限於國土資源。
畢竟就算你多麼發達,擁有多麼富裕的經濟環境,可如果國土面積狹小,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探索太空。
而相比南亞與一眾二流國家。
日本則就顯得務實很多。
一是日本當局知道自己國土資源本就貧瘠,不可能支撐起星艦的開發。
其二則是受限於二戰戰敗國的身份,對於已經跳反的日本,合眾國不可能允許其擁有星際武器。
於是。
日本理所當然,且心安理得的選擇了充當華夏附庸,轉而開發純粹的運輸型星艦。
這可稱得上是一項極有遠見的決定。
但同時,也代表日本就此甘願一直充當華夏附庸。
不擁有槍桿子,擁有再多的錢也無用。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