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扶突穴 (第1/1頁)
可樂小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春風輕拂,路旁的野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忽然,一陣急切的呼喊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只見一位男子滿臉痛苦,一手捂著喉嚨,一手艱難地向我們招手。太爺爺急忙上前,目光如炬,仔細觀察著男子的面色和症狀。
太爺爺先是輕觸男子的脈象,又檢視了他的咽喉,而後神色凝重地說道:“你這是外感風邪,內有鬱熱,導致咽喉腫痛,氣息不暢。”
太爺爺決定施以針刺之法,他讓男子坐定,而後指著男子頸部的一處穴位說道:“孩子,你看,此乃扶突穴。其位於頸外側部,喉結旁,當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此穴能清咽消腫,理氣降逆,是治療咽喉諸疾的要穴。”
言罷,太爺爺從隨身的布囊中取出銀針,精準地刺入扶突穴,輕輕捻轉提插。男子的表情逐漸舒緩,呼吸也漸漸平穩。
太爺爺一邊行針,一邊繼續說道:“這扶突穴功效甚多。除了能治你當下的病症,對於暴喑、癭氣也有良效。若有人出現呃逆之症,針刺此穴亦能起到調理作用。它就如同人體氣血執行的一道關卡,能調節咽喉及周邊的氣血通暢。”
不多時,太爺爺拔出銀針,男子試著吞嚥口水,驚喜地發現咽喉腫痛已減輕許多。他感激涕零,連連向太爺爺道謝。
隨後太爺爺給我講了關於這扶突穴,“扶”,在傳統文化中,常代表著扶持、輔助、支撐之意,蘊含著一種積極的助力和維護的力量。“突”,可解釋為突出、凸起,既有外在形態上的顯著之意,也可象徵著某種突出的症狀或問題。
從中醫理論和傳統文化的融合視角來看,“扶突”二字蘊含著一種扶正祛邪、調和陰陽的平衡之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的是陰陽和諧、萬物有序,人體亦如此。當身體出現失衡,“突”出的病症擾亂了正常的生理秩序時,“扶”的力量便應運而生,以恢復和諧與穩定。
從穴位的位置而言,扶突穴位於頸部,喉結旁,當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此處為人體氣機上下通行的關鍵部位,如同關卡要隘。
在病症的治療方面,當出現咽喉腫痛、吞嚥困難等症狀時,多因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或痰溼內阻所致。扶突穴因其獨特的位置和經絡聯絡,能夠發揮疏通經絡、清熱解毒、化痰祛溼的功效。它如同一位忠誠的衛士,扶持正氣,清除邪氣,使氣血通暢,腫痛消散,吞嚥恢復正常。
對於咳嗽、氣喘等病症,中醫認為多與肺氣不宣、肺氣上逆有關。扶突穴恰能調節肺氣的宣降,使其恢復正常的呼吸功能,緩解咳嗽與氣喘。
“扶突”穴名不僅體現了中醫對人體病症的精準把握和治療策略,更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求和諧、平衡的智慧,是中醫與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生動體現。
我們繼續前行,陽光灑在身上,映照著太爺爺那堅定而慈祥的面龐,而我心中對太爺爺的醫術更是充滿了敬仰與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