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國路是大一路東向的終點站,往前走不遠就是304路的車站。
寧衛民在這裡下車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了。
街上的人和車已經相當多了,讓馬路變得非常熱鬧。
此時最讓寧衛民感動的。
除了氣溫開始轉暖,耳邊聽到了“鈴鈴鈴”清脆悅耳的腳踏車鈴響之外。
那就是炸油餅和豆漿的香味在空中飄蕩,一個勁往人的鼻子裡鑽了。
車站不遠處的早點鋪已經開門了,不少住在附近的人都端著鋼種鍋來買早點。
這時候可沒有打包盒,帶這種鍋來,鍋裡打豆漿,鍋蓋反過來正好盛油餅。
等拿到家去吃,還是熱乎乎的,也挺方便。
而這種早點鋪,也是這個年代京城街面上最典型的便民飲食店。
優點是價廉物美,特別實惠,缺陷就是經營品種相對單調。
早上賣的早餐還算豐富點。
至少有油餅兒、椒鹽火燒、芝麻醬燒餅、糖耳朵和豆漿、棒子麵兒粥可供選擇。
中午和下午那就簡單極了。
也就賣點炸排叉、炸丸子和燒餅、火燒的。
不過也得說,再往東走,除了工廠就是農田了。
所以用“過了這村兒就再沒有這個店”來形容這個早點鋪的重要性,一點不為過。
尤其從寧衛民較為特殊的工作性質出發。
不但要保證充足的體力,甚至直到下午收工,他都不會再有什麼機會和胃口吃喝。
那就更不容錯過此處,必須得在這兒先吃飽喝足才行。
因此他的吃法兒也就比較特別,通常都會選擇最為豪華的套餐組合。
也就是康老爺子教給他的,老輩兒京城人喜愛的特殊吃法——火燒夾油餅!
或許有人會覺得兩種麵食夾在一起吃挺怪的。
覺得能好吃嗎?這不成了相聲中說的大餅卷饅頭了,傻不傻啊?
其實這麼想的人才是少見多怪呢。
別處不說,至少滬海也有異曲同工的吃法,那就是大餅夾油條。
想想吧,南北兩地口味不同。
偏偏這兩個一線城市的人卻在這方面吃法趨同,總不能腦回路都有問題吧?
這麼吃,自然就有這麼吃的道理。
什麼道理啊?
嗨,油餅解饞,火燒頂時候。
把兩樣吃食夾在一起,實在是最過癮也最省錢省糧票的吃法。
這火燒要二兩糧票五分錢,油餅一兩糧票七分錢。
這麼一套真正的花銷不過三兩糧票,一毛二分錢。
真要吃的話,買的時候都不用細說,直接招呼“來一套”,賣早點的就能明白。
這也算是一種年代特色。
至於具體的吃法,說來跟洋快餐的漢堡包頗為類似。
就是把剛出爐的火燒掰開,再將剛出鍋的熱油餅夾在中間。
味道好不好,是根本不用懷疑的。
要知道,火燒原本外表酥脆,裡面鬆軟。
一夾上色澤金黃油餅後,口感就昇華為脆——嫩——脆。
火燒吸走油餅部分油脂,不但使得這套美食不再油膩,而且火燒的椒鹽味兒中又增添了油餅的香氣,味道那叫一個絕。
最後呢,最好還得在油餅裡配上點鹹菜,再來碗熱乎乎的加了糖的豆漿搭配著,那才叫“得”呢。
以寧衛民來說,初嘗第一次就愛上了這種吃法。
而他也更喜歡用較為文藝的抒情方式來描述自己體驗。
那就是——
“外表堅強,內心柔軟的椒鹽火燒,用自己剛出爐的身軀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