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年輕人不講武德(求推薦) (第1/2頁)
吃貨胖子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澤畢竟是沉浸了二十多年吉他的“老鬼”。
雖然他的樂理知識未必有白教授強,但是論其實際彈奏技巧與經驗而言,即便身為川音學院現代器樂系教授的白教授,也是遠不如他的。
由其二三十年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國內外的吉他高手的交流愈發頻繁,各種吉他彈奏的指法技巧層出不窮,遠不是如今可以比擬的。
白澤聊起吉他,倒是來了興致。
就像當初與羅伯特們神侃一般,這貨與老老林、白教授兩人也是吹得口沫橫飛。
九音琴行內,只聽得白澤那童音滔滔不絕,老老林與白教授完全變成了聽眾,連話都插不進去。
越聽白澤神侃,老老林與白教授越是詫異。
白澤樂理知識之豐富,完全出乎了兩人的意料。
無論是聊起吉他、尤克里裡的起源,還是吉他的壓弦、勾弦、琶音、捫音這些彈奏技法,又或者吉他經典音樂,白澤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白教授教了一輩子的書,還頭會遇見白澤這般妖孽的存在。
甚至他一度都產生了幻覺,懷疑自己對面坐著的不是一位孩子,而是位浸淫絃樂多年的音樂人。
在白教授看來,以白澤那豐富的樂理知識,加上之前聽到的尤克里裡版波西米亞狂想曲,這水平,到川音學院讀個碩士研究生都綽綽有餘。
白澤原本是為了與白教授套近乎,好想辦法打聽白教授究竟遇到了什麼事,他能否做點什麼,好將那把金標籤kaaka給買下來。
但這貨聊高興後,倒是把買琴的事情給丟到了一邊。
興致來了,白澤還從老老林的店鋪裡,隨意拿了一把吉他,給老老林與白教授炫了番琴技。
一段lo,白澤居然用了近四十種吉他技巧,看得老老林與白教授的眼睛都直了!
兩位中老年人互相對視無語,實在不知該用什麼話來形容各自心中的震撼。
天才!
剛才白澤自吹是天才,兩人誰也不信。
但這會誰敢說白澤不是天才,老老林與白教授都能啐那人一臉唾沫星子!
十歲的孩子,吉他能彈成這樣,這還是人嗎?
老老林覺得自己大半輩子,還真是白活了。
他並非川省人,彈吉他也不是科班出身。
老老林之所以會彈吉他,是因為七十年代參加工作時,便在粵省樂器廠工作。
大名鼎鼎的國產吉他,白澤在彰明縣購買的那把紅棉牌吉他,便是粵省樂器廠生產的。
老老林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跟著廠裡的老師傅學會了彈吉他。
八九十年代,華夏最暢銷的吉他就是紅棉牌了,幾乎佔據了八成的市場。另外還有梅花牌吉他,也是粵省生產的。
當時的紅棉吉他根本就供不應求,粵省樂器廠的職工三班倒,都無法完成訂單任務。
老老林的腦子活,見到華夏開始改革開放,廠裡的吉他又好銷售,便乾脆辦理了留職停薪,八十年代就下海創業了。
他來到川省蓉城,在川音學院旁開起了琴行。
因為有粵省樂器廠的關係,即便他是私人琴行,也很容易拿到貨。
直接從廠家供貨,服務態度又比國營商店不知強上多少倍,故而沒用多少時間,老老林就在川音學院樂器一條街站穩了腳跟。
他也因此認識了不少川音學院的老師、教授以及學生,招攬了不少穩定的客源。
因為彈得一手好吉他,川音學院不少同樣愛好此道的老師、教授,也與老林的關係融洽,閒來沒事,便回來他的琴行坐坐,喝喝茶聊聊天,交流一下吉他彈奏技巧。
雖然老老林沒有因為開琴行變得大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