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第1/2頁)
完顏紹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狐&rdo;是壯班,區別於知寨、守備等統轄的正規駐軍,是專用來警衛州縣衙門的地方治 安武裝,亦常承辦押解犯人、護送糧餉、巡行地方等差使。清朝著名詩人袁枚(隨園 老人)當沭陽 知縣時,某日校閱壯班武藝,&ldo;發矢,矢旁決,nd021火器,器閉。諸丁伏地請罪。&rdo; 這便是這 班人的&ldo;軍事素質&rdo;,可是平時在老百姓面前則個個耀武揚威,所謂狐假虎威,故名之狐。 《水滸傳》裡鄆城縣都頭朱仝、雷橫及其統率的四十個士兵、弓手等,全屬壯班概念。朱仝 系本地富戶,雷橫則殺牛放賭,恰能補充說明衙役三班的性質。快班和壯班與皂班統歸知縣 排程,但區別又在於前兩者和糧馬縣丞、捕盜縣尉之類的專職州縣佐的關係更密 切一點。 例如小說中朱仝、雷橫奉知縣時文彬命令去搜捕晁蓋時,便是由縣尉牽頭帶去的。孰知兩個 領班都受過晁蓋好處,賣人情放走了通緝犯,縣尉道:&ldo;走了正賊,怎生奈何?&rdo;朱仝答道 :&ldo;非是小人不趕,其實月黑了,沒做道理處。這些土兵,全無幾個有用的人,不敢向前。 &rdo;作者以為這些描繪很生動,一來表明進士出身的縣尉以文職統帶武役,實際上很難有施展 ;二來可見這些士兵們全靠賣人情過日子,晁蓋給過他們錢,後來宋太公也給過他們錢 ,那就很難指望會抓到晁蓋、宋江的;三呢,假如沒錢給他們,就有顏色給瞧了。小說上的 介紹是,&ldo;縣尉只得捉了幾家鄰捨去,解將鄆城縣裡來。&rdo;這同後面描寫快班故意放 跑宋江的情節,簡直如出一轍‐‐&ldo;眾做公的,只礙宋江麵皮,不肯動手;拿唐牛兒時,須 不擔閣。把他橫拖倒拽,直推進鄆城縣裡來。&rdo;試想,在這些&ldo;公人&rdo;心目裡,&ldo;公&rdo;字值 幾個小錢?
說到押解人犯,自然又是壯班的油水之一,出差辛苦,就用索賄相抵。董超、薛霸、張 千、李萬之類的文學形象,讀者們已很熟悉。若問受囑貪賄害死人犯的事究竟有沒有?完全 可能,一般犯人不說,宋徽宗時,曾有&ldo;隱相&rdo;之名的大官梁師成,就是在被貶謫去彰化的 途中,被押解的胥役們用繩子勒死的,回開封后謊稱暴卒於途,居然沒事。還有比這更離奇 的:清朝時,常發生&ldo;胥役囚徒互相狼狽,以亡命橫行為利藪&rdo;,就是在押解途中搞搶劫活 動。那是什麼心態,作者亦捉摸不定,抑或在衙役看來,應該用這種贓款來抵償他們的辛苦 ;而在囚犯看來,反正有案在身,何不放膽再幹幾回,亦可改善待遇吧?乾隆十四年 (1749) ,正在家居喪的太僕寺卿陳星齋坐船赴淮,準備替一位道員坐館,&ldo;舟泊丹陽,遇秋審解犯 數船,自鎮江往蘇。兩船偶觸,解役突率眾囚徒入船,各持器械,雜手中鐵鏈,指揮劫奪, 罄所有以去。太僕方與客對弈,猝被一囚連毆三鏈,頭顱脊背受創極重,流血昏暈。&rdo;不過 這次他們沒料到苦主是一個暫時退居的大官,結果陳星齋甦醒後,立即告到丹陽縣,連乾隆 皇帝也知道了這件事,&ldo;立置重典,嗣是此風稍戢矣&rdo;(《清稗類鈔&iddot;胥役門》) 。但是我看 張集馨著《道鹹宦海見聞錄》時,又有不少類似記載,足見這風氣是與中國古代州縣衙門相 伴迄終的。
三班以外,屬於衙役輩的還有獄卒、仵作、劊子手、倉鬥級、扦子手等,再寬泛一些, 如裡甲、保正之類,也可算在裡面。有些嘴臉,在本書的第六章裡還會提到,這裡就省點篇 幅了。最後摘引一段清人張維屏所撰《衙虎謠》,略見這一夥的整體風貌‐‐
衙差何似似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