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第1/2頁)
完顏紹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茶館。如上所述,辦完了投宿手續,接下來就要找人寫狀,打探資訊了。無論是官府發給&ldo; 戳子&rdo;(執業證書)的專以代人撰寫稟帖訴狀為業的&ldo;代書&rdo;,還是經驗豐富 勾掛三方的訟師 ,照例都一個個窩在衙前茶館裡等候主顧上門或伺機兜攬生意。衙門中胥吏差役、長隨師爺 各色人等,與外界的通訊息、講斤頭、勾結舞弊、討價還價,亦多藉此地方進行。許多刑、 民 案件的審理結果,會引發出罰款納贖、取保假釋、籍沒入官、發賣抵償等種種行為,如《金 瓶梅》中西門慶的狐群狗黨之一吳典恩,&ldo;乃是本縣陰陽生,因事革退,專一在縣前與官吏 保債&rdo;,就是混這口飯吃的。這些活動,也多以茶館為交易場所。由於上述緣故,衙門前的 茶館又有情報交換、資訊傳播的功能,《水滸傳》第十八回,濟州府捕頭何濤帶人赴鄆城縣 投 遞公文,要求配合捉拿晁正等人時,因見&ldo;縣前靜悄悄地&rdo;,便&ldo;走去縣對門一個茶坊裡坐 下 &rdo;,正是嫻熟行情的寫照。舊上海大亨黃金榮在法租界當包打聽時,每天上午泡在茶樓裡聽 訊息,做交易,攬事過錢,分贓揀肥,也是這一行的一脈相續。
酒家。無須引錄地方誌乘,僅明清話本小說中,有關衙前酒家的描寫就極多。其基本客源, 一 是茶館功能的延伸,二是衙門裡的公款吃喝。以宋代為例,地方政府除迎新送故、招待過往 ,以及&ldo;聖節&rdo;(皇帝生日)、元旦、冬至等節假慶賀,照例要公費宴飲;還 有&ldo;旬設&rdo;之制, 就是每十天(一旬)一次用公費&ldo;宴犒&rdo;本地駐軍將校。宋人尹洙寫過一篇《 分析公使錢狀》,以 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渭州衙署為例,道是除支應過往外,僅本署官員動用 公費吃喝,就是 每月五次宴會,一次&ldo;張樂&rdo;。所謂&ldo;張樂&rdo;,就是美酒佳餚外,還有小姐作陪。清道光年 間曾在西安為宦的張集馨回憶其日常工作:&ldo;終日送往迎來,聽戲宴會&rdo;;&ldo;大宴會則 無月 無之,小應酬則無日無之&rdo;;&ldo;每次宴會,連戲價、備賞、酒支雜支,總在二百餘金&rdo;。 (《 道鹹宦海見聞錄》)如此標準,殊非衙門食堂所能備辦,於是衙前的飲食市場就紅 火了。
衙前自古好景觀(3)
藥鋪。這是依託縣署醫院即&ldo;醫學&rdo;的生意,醫官只管診脈處方,病家不妨就近贖藥。西門 慶的那&ldo;一個大大的生藥鋪&rdo;,就開在&ldo;清河縣前&rdo;;到了《續金瓶梅》第九回裡, 又有草裡蛇在縣門前開生藥鋪,可知這是極好的旺鋪風水。此外,衙門大堂上老爺審案,打 板子,拶手指,吃夾棒,傷筋拆骨,皮肉腫爛,概屬尋常,所以衙門前又斷斷不可缺少賣跌 打損傷藥的。《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中,王慶腳踢板凳閃了脅肋,&ldo;勉強擺到府衙前,與 慣醫跌打損傷、朝北開鋪子賣膏藥的錢老兒,買了兩個膏藥貼在肋上。錢老兒說道:&l;都 排若要好的快,須是吃兩服療傷行血的煎劑。&r;說罷,便撮了兩服藥,遞與王慶&rdo;。如此齊 全的備貨和服務,顯然是託庇對門天天打板子的衙署發利市了。
四大&ldo;支柱&rdo;以下,不少衙門前尚有錢莊、米行、典當、果鋪等其他買賣,大多與衙署催徵 糧賦、科罰敲剝等業務發生牽絲攀藤的聯絡。此外,專以&ldo;做公人&rdo;及進衙辦事或訴訟者為 服務物件的各色飲食攤擋,也是衙前的特色行當。遞進一層分析,大凡能將生意做到這塊&ldo; 風水寶地&rdo;上的,都要有些&ldo;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