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試鋒芒,大獲成功。他已經下海,徹底的走向市場。他將要按自己的方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海里遨遊。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破繭 2(1)
一部手扶拖拉機將劉瑞旗拉到了無錫藕塘鄉的井亭村。雙方一拍即合,開創了互聯互惠發展雙贏的恆源祥模式的雛形。加盟廠在蘇南遍地開花。劉瑞旗點石成金,恆源祥為大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無錫藕塘鄉的井亭村,一座座高不過百米綿延數里的小山丘,將井亭與煙波浩淼的太湖分隔了開來,讓人絲毫感覺不到“煙渚雲帆處處通,飄然舟似入虛空”那種神清氣爽的感覺。處在山凹凹後面的井亭村地不過百,人不過千,曾經是無錫地區最窮的一個貧困村,絕大多數人依然“臉朝黃土背朝天”,終日以田耕為生。上一世紀70年代末村裡也辦起了幾個鄉鎮企業,其中之一便是與上海華豐毛紡廠聯姻的藕塘絨線廠,說是一個廠其實不過36個工人,一個車間裡擺著600紡錠子,年景最好時一年生產200噸絨線,包括金魚牌混紡絨線與群英牌全毛絨線,一日兩班開足馬力一年的產量不過400噸。
傳說中明清時期有一條通往京城的驛道從這裡路過,所謂驛道也就象今天國家級的高速公路了,公路有加油站休息區,古驛道5裡一亭10裡一井,也是供車馬飲水休息“加油”的,到了這兒恰好井亭交匯,水井就挖在亭子裡,故取名井亭。
1990年的年末還是1991年的歲初,在井亭村擔任了26年黨支部書記的陳伯清已經記不清楚了;當時擔任著絨線廠廠長的王公翼打來電話;說是上海著名的絨線店恆源祥的劉瑞旗劉總要到井亭廠裡來考察;要他親自去接。其實不用小丁關照;陳伯清也會親自去接的。1989年的那一場政治風波以後,國家處於困難時期,不少鄉鎮企業要下馬關門,藕塘廠也處在下馬關門之列。要生存下去只有自尋出路,劉瑞旗的到來,自然是一個極好的機會。純樸的鄉下人用自己可以拿得出手的最隆重的方式——開了一輛手扶拖拉機,在車斗裡擱上一把藤椅,開了10多里路,到無錫火車站將劉瑞旗接到了廠裡。
其實此刻劉瑞旗也處在困難之中。自從1989年劉瑞旗以義無反顧的宏大氣魄打破了絨線行業計劃經濟的重重壁壘以後,整個行業開始鬆動、向市場靠攏,商店也可以直接向工廠定貨了。經過市場調研,劉瑞旗明白,小包裝的全毛絨線,即一兩一團一斤一盒的絨線比一斤一絞用方紙包紮這樣粗放型的包裝要好賣得多;再有就是防蛀防縮全羊毛的高檔絨線在城市裡更是供不應求。他聯絡了上海生產全毛絨線的骨幹企業,即第17毛紡廠,工廠答應生產,定價為萬元一噸,而且這個價格對全市所有的商店是一視同仁的。劉瑞旗盤算一下,同意先按這個價格試一試。但一試下來便發現困難重重。商家向工廠要貨,工廠是朝南坐的,它機器一開,每天出貨,一出貨便朝店裡一送。但絨線是季節性非常明顯的商品,旺季好銷,淡季滯銷,春末到秋初有半個年頭是銷售淡季,絨線送到店裡,旺季吃不飽,不夠銷,但一到淡季就給你看顏色了。恆源祥的倉庫100平方米都不到,在這裡還要隔出4平方米的財務室和4平方的總經理辦公室,一到夏天到處堆滿了絨線,連落腳的地方也沒有,而工廠卻還在源源不斷地將絨線送過來……
此外,劉瑞旗夢寐以求是想創出一個自己的品牌,即恆源祥。其實這已經是一個具有60多年曆史的老字號、老牌子了。但是劉瑞旗幾乎跑遍了上海的所有的毛紡廠,卻找不到任何一個廠願意生產恆源祥這個品牌的絨線!
機會就象丙寅年虎票與股票認購證一樣,是在不意之中產生的,就看你是否能夠抓得住。1990年市有關方面對上海各廠家開設在郊區或外省市的一些聯營小廠進行整頓,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