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崇明 (第1/2頁)
勝者即正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日一早,天剛剛發亮,崇明城下的數十明軍哨騎便在往來呼嘯間佔據了戰場,將城中清廷守軍派出的斥候趕了回去。
城牆之上的清軍綠營兵嚴陣以待,臨時徵召的民夫正在緊張地搬運著守城用的檑木和石彈,呼喊呵斥聲不絕於耳。
崇明縣城西南方向五里外,各個明軍營寨內一片嘈雜,數千士兵吃過早飯後,開始推著攻城器械朝著崇明縣西面城牆進發。
張名振和陳六御在舟山準備了數日,打造了幾十輛盾車,還有不少的壕車,雲梯,以及數輛用於填壕和挖城牆的尖頭木驢。
當然,此次突襲行動,最為關鍵的,還是鄭成功分配給張名振的那兩門近三千斤重的大炮,這兩門炮的最大射程都超過四里,使用的炮彈更是重達三十二磅。這是“漳州反攻戰”之後,鄭成功為了攻城專門從澳門購進的,只是那時候還沒到貨。
張名振的大旗插在了崇明城西南的一個土臺上,這並不是他第一次來崇明,對於島上的情況並不陌生。
經過這些年戰亂的影響,島上的田地大半都已經拋荒,原本在島上定居的百姓更是十不存一,許多肥沃的土地都長滿了荒草。
鄭成功授意張名振和陳六御攻取崇明,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給清廷施於更大壓力,迫使其分兵防禦江南各省,無力再組織兵馬進攻漳州。如此一來,在確保漳南六縣安全的同時,還能促使議和更順利地進行。
不止如此,崇明諸島位於長江出海口,比舟山戰略位置更重要,對清廷威脅更大的同時,無論是土地肥力,還是開發情況,都遠勝於被長期廢棄的舟山群島。
若能以水師距敵,在島上長期經營屯墾,兩地上千頃早已經開墾的熟地完全可以供應近萬大軍的口糧,從閩南到浙北的後勤壓力也將大大降低。
這一次,張名振有了鄭成功的支援,兵甲裝備都不同以往,除了那兩門千斤重炮以外,還五門百斤重的大型百子銃,火藥炮彈更是不缺。
在看到了鄭成功實打實的支援之後,他內心中的警惕也放鬆了不少。畢竟,再感人的話都可以是假的,但那一千多件甲冑,上百支鳥銃,還有數以千計的長槍,大棒和腰刀,甚至還有兩艘裝備了火炮,一艘便能容納五百餘人的大熕船,卻是都做不得假的。
如今的鄭成功比起身體的原主,或許是因為對於歷史人物的瞭解,多了一份放心,同時也多了一份“公心”。當然,這份“公心”的前提是“東山大戰”打贏了,他的手裡寬裕了許多。
但這並不影響他的政治定力,鄭成功對於張名振,只提供有限的財力物力支援,並以此來加強控制,根本不給對方任何獨立的機會。
這樣的權衡和控制是必須,心慈手軟如何能統御強軍,將來又如何整合四面八方依附而來的抗清力量?
鄭成功對自己的心腹大將尚且都是如此,更何況張名振呢?沒有嚴密的組織制度,是成不了大事的!
昨夜張名振率水師乘晚潮直抵高橋洪,又在半夜截殺了河口墩兵,並點燃響號炮,引誘城中的綠營軍出城,清軍守將呂公義和把總華本德同時被張軍斬殺於陣中,張名振也乘勝直抵城壕,包圍了崇明縣城。
四千多明軍在登陸崇明島的同時,外圍的十幾艘清軍舟船早已經被消滅一空,崇明城內的近兩千綠營軍在明軍水師的強勢隔絕下,已然成為了孤軍。
張名振和陳六御麾下的大軍很快便推著攻城器械到達了崇明城下,完成了包圍,從城牆上往下看,狹窄的陸地已經被身著各色甲冑的明軍覆蓋,軍號戰鼓聲此起彼伏,震天撼地。
張名振眼前的這座縣城始建於萬曆十四年八月,歷時十八個月建成,城方圓七百二十五丈,高二丈,厚一丈,護城壕溝寬達九丈,城周設有五座陸門,兩座水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