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匈奴聯軍來攻伐 (第1/3頁)
可愛寶貝魎皇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萬2000人,這樣的聯軍並不是匈奴各部傾巢而出,伊晨估算匈奴各部人口總數在十幾萬到二十幾萬,這樣的聯軍應該是各氏族部落象徵性派遣幾百人到上千人。因草原各部都是氏族部落模式,目前還沒有人一統整個匈奴,所以匈奴聯軍的最大問題,就是協調統一制度度很不協調。
伊晨思考要如何分化他們,雖然1萬2000人來圍攻柴坎城,或者東部大營,都不是問題。
公元前337年,匈奴部落並不擅長攻城,他們沒有取得冶煉技術的全面發展,更沒有系統化學習攻城技巧。他們遠不如後世的五胡亂華時期匈奴、鮮卑來得有威脅。
雖說中原的築城技術也不是很發達,秦、趙長城、城池營寨都是用稻草泥土夯實的夯土牆,還不如後世明清時期改進的砂石骨料夯土牆。
想到這裡,伊晨來到城堡樓頂高臺,話說自己這柴坎好像也是夯土牆,騎馬與砍殺2的庫賽特和阿賽萊的城市,全部都使用夯土牆進行建造的。斯特吉亞、巴丹尼亞是石構建築,卡拉德帝國則是火山灰水泥、磚土石構建築。瓦蘭迪亞則是木構建築為主。
因為夯土牆存在的遇水則化的問題,伊晨在全城改造水渠、儲水池和排水管時,對全城的城牆進行了內外層加固擴建。在夯土中加入河流泥沙、鵝卵石作為砂石骨料,又在夯土外表面加入羊毛纖維作為抗撕裂材料,這就是後世夯土牆建設技術。
目眺遠方, 現在柴坎外城牆塔樓上都有一臺扭力投石機,位於24米的塔樓頂端,還有大型絞盤守城弩。伊晨覺得這玩意就是放大的單臂弩,守城還行,攻城就算了,威力不足。
要不,再搞點精品武器出來?宋代三弓床弩,或者是羅馬扭力弩炮。
伊晨不由想起了一個外國武器研究者,對羅馬扭力弩炮復原。用桑樹的桑木製作弓臂,牛蹄筋製作扭力絞盤,有5000磅的拉力(相當於2000公斤拉力),發射0.5千克的弩箭平射是140米,55度拋射是750米,50米距離輕鬆穿透6mm均質鋼板,需要4個成年男性合力才能拉動弩弦。
這麼想著,伊晨思索起等會兒搜尋一下是否有現成3dmax模型可用,現在可以使用的mod中,並沒有羅馬扭力弩炮這種東西。再加上騎砍2系統的部分限制,比如中古戰錘mod就不能使用,需要騎砍2開放許可權後才能使用。中古戰錘mod裡面可是有火炮的,滑膛炮以及臼炮,那威力絕對是槓槓的,可惜被騎砍2系統鎖死。
恰在此時,她看到遠處一隊舉著九尾白牛纛旓旗的騎兵,應該是蘇杉杉回來了。
那鳴鏑九斿白纛旗可是提高弓箭精準度的,所以伊晨給三個心腹每個人都配了一把,獨立成隊的重騎兵隊伍,且配了騎兵衝擊傷害加成的九斿白纛旗。
於是,伊晨從高臺走下。
而此時,女親衛和可汗衛士已被蘇杉杉打發去休息了,她仍穿著那身重型強化布面甲內襯鏈鎧,進門時便脫去了頭盔,撤下了內部鬆軟頭巾,而汗水已經沾溼了她的長髮。
連夜的趕路讓她稍感疲憊,單膝下跪道。
“稟告吾主,丘林部已成功降服。”
“辛苦你了。對了,新的盔甲。”
伊晨指了指放在旁邊臺子上面的鋼皮羅圈甲。
“天熱了,要換裝了,布面甲穿著人不舒服,就換這個吧,你讓所有帶回的女親衛也全部換上這甲吧。挑一套你自己合身的,設定了三個尺碼。”
聽到伊晨這麼說,蘇杉杉不由看向了疊好的羅圈甲,直接一體,整套盔甲就如同俄羅斯套娃般展開了。之所以叫羅圈甲,也正是因為其如同一個個用內層羅圈套外層羅圈,一層層巢狀製成的。看到主人體恤自己製作的新盔甲,蘇杉杉不由鼻子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