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你也莫問是誰,其實是我從一本書上看來的,總之,你交上去罷,別的莫多說。”
賈蘭雖依舊不明所以,但還是答應了。
第二日,賈蘭便將這法子告訴了徒懷慎,徒懷慎果然大喜,追問來源時,賈蘭倒是守諾,當真沒說出賈環來。
若是換一個人,恐怕要多想,或者直接自己去查起來,徒懷慎倒是乾脆,見賈蘭不願多說,便也不再多問,好好感激了賈蘭一番,歡歡喜喜地拿去用了。
他要好好大幹一場,先用這法子整理幾冊舊賬冊,拿給李興看,到時候再亮瞎群臣的狗眼。
徒懷慎忙著他的一鳴驚人,江南鹽場卻出了一件大事,驚動了京城。
作者有話要說: 應該還有一章,不過實在太晚了,撐不住了,明天再補!睡了晚安~
☆、第58章
話說徒懷慎得了賈蘭的法子,當真整理了好幾卷賬冊交到了李興手裡,同時將這法子整理了,直接上了摺子。
不說李興是如何詫異,這摺子一遞上去,第二日朝會時,太上皇當場讓徒懷慎講解了一番,又拿出按著此法重新謄寫的賬冊,傳遞下去叫官員們來看,頓時有不少人交口稱讚。
相比起太上皇一派的讚揚,皇帝雖也好好誇獎了幾句,面上卻無多少喜悅之色,有眼色的人見了,心裡也便有數了。
只是此事到底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若是推廣,對於以後往來記賬,查賬都有很大益處,此法既然是徒懷慎提出來的,自然要給他一番獎勵,即使皇帝不願,太上皇卻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徒懷慎不好意思把這法子佔為己有,只說是自己偶然得來,並非由他所創,太上皇擺擺手,依舊著重獎賞了一番,此事一出,徒懷慎大大出了一次風頭,不少人對他側目,在戶部的地位直線上升,戶部尚書李興也不好再叫他當壁花了,安排了一些事務給他。
但不過一天,遠在千里之外的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卻有一封摺子遞到了皇帝案前,言辭犀利地彈劾兩淮鹽官與鹽商勾結,虛報鹽引,貪汙挪用白銀百萬,而原應上報戶部的稅銀也被截留了一半。
與此同時,不過相隔一日,又有一則來自揚州的訊息,快馬加鞭地傳到了京城——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遇刺重傷,生死不知。
算上林如海奏摺送到京城的時間,估計這封摺子送出揚州不久,林如海就遇到了刺客,關於這封奏摺的後續就此也斷了,兩者相差不久,時間實在太過巧合,不由不讓人多想,此訊息一傳開,皇帝震怒,滿朝譁然。
徒懷慎也大驚,他雖與林如海沒多少實際交情,但當初能安全轉移回京,也有林如海的手筆,何況林如海是林黛玉的父親,如今他生死不知,他如何能不焦急,一想到林黛玉可能會為此傷心難過,心中就擔憂異常,忐忑不已。
不過即使如此,徒懷慎也沒覺得此事會和自己有關聯,然而,萬萬沒想到,他在一旁憂心忡忡地聽著,卻有一人出列。
乃是戶部右侍郎孫長清,面對兩位皇帝的怒火,依舊面不改色,“啟稟陛下,林大人遇刺一事頗有疑點,而林大人所上摺子又並未附上明確證據,在有確鑿證據之前,現在就下定論為時尚早,為今之計,最緊要之事應是在京中派遣與此事無關之人擔任欽差,親自前往揚州查清鹽場貪汙一案,同時找出行刺林大人之刺客。”
皇帝聽此人之言,果真冷靜下來,沉聲問道,“孫愛卿所見,派誰前往合適?”
孫長清低著頭,語氣不疾不徐,“依微臣之見,欽差的人選首先必要身份貴重,能從身份上壓服江南鹽政官員和鹽商,叫他們不敢亂來,其次要熟悉戶部,尤其其中賬冊往來,三則要與江南鹽場並無瓜葛,欽差之中,最好一人老成持重,能穩定大局,一人敢闖敢拼,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