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有錢的人也可以拜「趙公元帥」經商而成為富翁,在這個社會站有一席之地。所謂官商官商,官官相護,狼狽為奸,鬻官賣爵而飛黃股達者也大有人在。但平民百姓,尚不得溫飽,又怎麼可能去讀那「聖賢書」或經商致富?吳良輔,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家子弟,要想從社會底層出人頭地,便只有走這一條邁人宮門的「捷徑」了,即使不能飛黃騰達,但自此沒了衣食之憂,還能接濟一下家人,這條路也還是頗有吸引力的。極強烈的等級差異、貧富懸殊,使那些掙紮在貧困線上的窮人家的子弟,寧願忍受生理上的犧牲以及心理上的重壓而換取溫飽和晉身之價,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當十多歲的吳良輔懷抱綺麗的幻想,義無反顧地踏進了紫禁城以後,便將親孃的眼淚和老爹的嘆息拋在了一邊,臆想著將來可能會有的榮華富貴,吳良輔細長的眼睛裡泛起了激動的淚光!有朝一日,他一定要混出個樣子來,衣錦還鄉,為爹孃臉上增光,讓弟妹衣食無憂!可沒料到,紫禁城裡有數千名太監,人才濟濟,瘦小的吳良輔在吃驚之餘,只有忍氣吞聲一步步從底層做起了。「要想人前顯貴,須得背後受罪」,他記住了父親的叮嚀。
雖說都是宮裡的太監,卻有天壤之別。宮內禮節之多也是外人無法想像的。僅從穿戴上來說,宮內太監的服飾有嚴格的規定,要隨四季的不同,按時更換,這是從老年間就傳下來的規矩:服分五色,即灰、藍、絳、茶、駝五種顏色。從春天一到,自大內總管起一直到最底層的太監,一律換上灰藍色衣裳,在宮裡老遠一瞧,便知道哪兒有太監。夏天要換上茶駝色服裝,不論多熱,也不能穿背心,非在外面穿上麻布小褂不可。太監只要在宮裡,哪怕是在自個兒的房子裡,也得衣冠整齊,麻衣套褲緊貼在汗流浹背的身上,腳上還得套上布襪子,再穿一雙鍛面的靴子。久而久之,老太監們練就了這種捂汗的功夫,而新進宮的太監可就遭罪了,肢胳窩、腹溝裡長滿了痱子和毒瘡,又痛又癢,別提多難受了。所以,當時的北京城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嘿,穿了這麼多衣裳,跟捂汗包似的,練當太監哪?」秋天和冬天再換上灰藍色衣袍。每逢主子的壽辰,太監則必須穿上絳紫色的衣袍以增添喜氣,而逢忌日,他們則要穿青紫色衣衫以示哀悼。若是有人暈頭暈腦穿錯了衣服,那錯可就大了。
吳良輔進宮之後的最初幾年,只能以徒弟身份沒日沒夜地伺候師傅劉老爺。沏茶倒水,一日三餐送飯端菜不說,連屎盆子、尿罐子也得由他去倒去沖洗。所幸這劉老爺是司社監的太監,吳良輔在領教了皇宮底層小太監那難熬的日子之後,漸漸地也熟悉了宮廷裡的事務,終於有一天他也成了司社監的太監之一了。就在吳良輔以為快要時來運轉之時,忽然在一夜之間,大明帝國猶如山峰般地坍塌了,許多宮人驚慌失措,帶著多年的積蓄逃離了紫禁城,而吳良輔卻留了下來。功不成名不就,他能往哪裡去?這付弱柔的身子又怎堪宮牆外那淒風苦雨?得,千年基業,只得一家獨享,管他誰是這紫禁城的主人,這後宮仍需要吳良輔這樣的宮人。果然,紫禁城雖然在一年內換了三次主人,但為數眾多的宮人仍在宮裡。怡然自得地吃著皇糧,而且,對吳良輔來說,當他發覺新主子不過是一個未諳世事的幼童時,不禁怦然心動,這一回也許真到了他的出頭之日。
「額娘吉祥」!福臨看見了母后,便興沖沖從亭子上跑了下來,手裡還捧著一本書。
「孩子,你真的是長大了!」看著差不多與自己一樣高的福臨,孝莊後的聲音中充滿了無限的愛意。
「額娘,告訴你一個秘密。」福臨踞起腳將嘴巴貼在了母后的耳旁,悄聲說道:「自從他出去狩獵之後,兒臣心裡別提多輕鬆自在!」
這個「他」指的當然是皇父攝政王多爾袞了。孝莊後笑了,帶著一些苦澀:「孩子,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