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那紙上的字是不是你寫的?」孝莊後板起了臉。
「是……是兒臣寫的,兒臣遵照您和洪大學士的意思,每天都在這兒苦讀苦練呢。」
「那就當場寫幾個字給額娘看看!」
這下糟了,福臨的字型與兀裡虎的字型不同,一寫準露餡兒,怎麼辦呢?他撓著頭皮,偷偷看了一眼吳良輔,心裡在說:「該死的奴才,快幫朕想想辦法呀!」
「哎喲,奴才該死,剛才一見娘娘進來了就把這茬給忘了。宣紙沒了,奴才這就去司房去取。」
「不像話,堂堂的御書房竟沒有紙?吳良輔,你可得小心著點,不要讓哀家再碰上這樣的事兒!」
「福臨,那就背一段三字經給額娘聽聽!」孝莊後索性坐了下來,
「額娘,兒臣覺得那三字經、千字文之類的也太拗口了,漢人的典故太多,兒臣又不明其義,背誦起來很吃力。再說了,背了又有什麼用呢?」福臨不想背誦,一篇《三字經》他只能斷斷續續地背上幾句,前言不搭後語的。
「又在狡辯!難道,難道你就甘心做這樣的兒皇帝嗎?」孝莊後氣憤已極,隨手抄起了徹案上的拂塵,向福臨一指,嚇得福臨頭皮發麻,雙腿一軟跪倒在地上:「兒臣是身不由己呀。是你要與十四叔結婚的,現在十四叔成了我的阿瑪王,還要我這個兒皇帝有什麼用?」
「你——好個不知深淺的東西!」孝莊後猛然起身,厲聲斥道:「把左手伸出來,額娘今天要教訓教訓你這個糊塗無用的兒子!」
「太后息怒,都是奴才們的錯,奴才該死,就讓奴才替主子受罰吧!」吳良輔見事情不妙,用眼睛一示意,與幾名太監一起跪在了福臨的身後。
「走開!哀家在教訓兒子,沒有你們的事!」孝莊後柳眉倒豎,一咬牙向福臨的掌心抽去。
「疼煞兒臣啦!額娘,兒臣知錯了,兒臣這就好好讀書寫字,嗚嗚!」福臨趁機放聲大哭起來,太監們紛紛搧各自的耳光,一時間,書房裡劈劈啪啪的掌臉聲和福臨的哭聲混為一團,亂鬨鬨的。
「好啦好啦!都給我住手,吵得人心煩!」孝莊後心情複雜而煩悶,無奈地嘆息著:「這是怎麼啦,怎麼一切都亂糟糟的?難道,難道我做錯了什麼事嗎?」說著,一個人逕自走出去了。
「萬歲爺,您受苦了,來,奴才給你揉揉。」太監們七手八腳地扶起了福臨,福臨又蹬又踢大發雷霆:「滾,滾!朕都被你們這些奴才給害慘了。」
太監們一聲不吭退到了門外,福臨看著自己有些紅腫的手心,禁不住淚水漣漣:額娘,那《三字經》上都說「養不教,父之過」,自兒臣長到這麼大,你們誰設身處地關心過兒臣了?皇阿瑪早已去世,即使他還活著也不會想起還有我這麼個兒子。額娘你,難道不知道宮裡頭是怎麼議論你的嗎?你為什麼非要嫁給他?你整日打扮得那麼光艷照人是要給誰看?兒臣的面子都讓你給丟盡了!是呀,我為什麼這麼不爭氣呢?為什麼不做出點樣子來讓他們瞧瞧呢?難道我真的甘心就這麼一直讓十四叔握在手心裡?我堂堂大清國君,為什麼不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我是龍子龍孫,並不愚笨哪!
福臨抹去了眼淚,重又拿起了識字課本,大聲地讀了起來:「……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紫禁城的黃昏是很短暫的,高大的宮牆無情地擋住了落日的餘輝。很快,宮裡便昏灰一片,隨後便響起了眾太監們細聲細氣地吆喝:「燈火小心!天乾物燥,小心燈火!」
乾清門左右是兩條長街,黑黢黢的只有三四盞螢火蟲似的昏暗宮燈,在嗖嗖的寒風中搖曳。
真是百無聊賴呀,用過膳之後,福臨便一直呆坐著,太監們不敢打擾他,躲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