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的更豐富。
京城的百姓也都是有些見識的,更有些閒人平日裡最愛打聽傳說這些閒話,當即就指點了起來:&ldo;王家是尚書,孟家老太爺才是個祭酒,一樣是嫁嫡長女,這嫁妝好似還不如孟家呢。&rdo;
立刻便有人炫耀自己訊息靈通:&ldo;你不知道了吧?孟家這嫡長女是嫡嫡親的,親爹親娘都在。王家那是後娘,俗話說了,有了後娘,就有後爹……&rdo;
這話三傳兩傳,連王尚書都聽見了,趕回家把王夫人臭罵了幾句:&ldo;特地跟你說,嫁妝好生置辦著,連這點臉面上的事都做不成!&rdo;但嫁妝已經送出去了,還有什麼辦法挽回?
孟家人倒並不關心誰的嫁妝壓過了誰,孟瑾三日後就要一乘粉轎抬進王府了,誰還關心王家的嫁妝什麼樣,多說幾句話,多叮囑幾句才是正經。
一家人正圍坐著說話,丫鬟拿了張帖子進來:&ldo;是二姑老爺府上的帖子,派了個管事媽媽過來的。&rdo;
孟老夫人忙叫讓進來。這管事媽媽孟素蓉也認識,便是韓老夫人身邊的丁媽媽。進門先給眾人都行了禮,才道:&ldo;大少爺考中了舉人,明年春闈也想下場試試手。正好老太爺的孝期也滿了,也就回了京城來。本該先送封信回來的,我們老夫人說,沒準信到了人也就到了,不如給親家老夫人驚喜一下。&rdo;
孟老夫人聽得笑起來:&ldo;你們老夫人這個脾氣,總是改不了。不是要給我驚喜麼?怎麼又先派你來了?&rdo;
丁媽媽笑道:&ldo;本是想都安頓下來,明日讓我們大爺和太太直接來給親家老夫人請安的,這不是進城門的時候聽說表姑娘今兒過嫁妝……&rdo;韓老夫人一打聽是孟瑾做了側妃,便覺得不對勁兒。依孟家人的性情,就是女兒進宮做貴妃也是不肯的,怎麼會送進了晉王府呢?忍不住便先叫丁媽媽過來問問。
孟老夫人嘆了口氣,無精打采地擺擺手:&ldo;是皇上的旨意,不必再說了。&rdo;轉而問起韓家人,&ldo;都好?你們老夫人身子可好?&rdo;
丁媽媽是積年的老媽媽,看孟家人的神色就知道不可再問下去,便也接著孟老夫人的話說起韓家的事:&ldo;老夫人身子還好,只是老太爺這一去,哭過幾回,眼睛比從前不成了……大少爺中了第七名進士,明日太太就帶著少爺姑娘們過來給外祖父外祖母請安。&rdo;陪著說了半天的話,這才告辭回去。
丁媽媽回到韓府,府裡尚有些地方未收拾停當,孟素蘭還在外頭忙活,韓晉韓綺等人都圍著韓老夫人說話,見丁媽媽回來,都忙問道:&ldo;怎麼回事?&rdo;
丁媽媽也只能道:&ldo;親家老夫人不願提,只說是皇上的旨意。&rdo;
&ldo;難怪……&rdo;韓老夫人嘆了口氣,&ldo;我說親家老爺是不會……&rdo;想到是皇上的旨意,把後半句話也吞了回去,轉頭叫同福,&ldo;去取我那副赤金頭面‐‐不成,赤金的太招搖了,拿那副珍珠頭面來,給表姑娘添妝。&rdo;
同福忙答應著去了,丁媽媽又道:&ldo;顧表姑娘也定了親了。&rdo;
韓老夫人大吃一驚:&ldo;嫣姐兒?她才多大?&rdo;
韓晉在一旁聽著,連忙問:&ldo;不是聽錯了罷?定了哪家?&rdo;表妹尚未及笄就定了親?
&ldo;是定給了平南侯府的二公子。&rdo;這件事孟老夫人也只是提了